[发明专利]一种高纯氟化钾的结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3827.1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万军;米玺学;赵德强;严国元;陈虎兵;吕凤贤;黄晓荣;李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22 | 分类号: | C01D3/22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淑芬 |
地址: | 753000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氟化钾 结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氟化钾的结晶方法。
背景技术
氟化钾,主要应用于各种合金,金属焊接助熔剂;在有机化合物生成上广泛用作氟化剂,农业上用于生成氟乙酸钠和氟乙酰胺杀虫剂;医药上用来制氟哌酸;另外可用作吸收剂(吸收HF和水分),以及制氟化氢钾的原料,还可用于玻璃雕刻和食物防腐。由于KF性质及晶体结构特性,易于吸潮、吸附二氧化碳发生结块现象,从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其质量指标也必须达到纯度高,晶格形态完整,粒度均匀,流动性好,不易潮解结块。
在此之前,氟化钾的浓缩结晶是在浓缩锅中进行的。将合成好的氟化钾溶液用真空泵输送到浓缩锅中,开启加热装置加热,使真空度保持在80~100KPa,开始浓缩。每小时进料10L,浓缩36h,停止真空泵,卸载。保持油温在80~95℃,继续搅拌3h,使晶粒成熟,停止油加热及循环泵,然后将浓缩液使用离心机做脱水处理。在氟化钾结晶过程中,先长大的晶体颗粒沉降到锅底,极易将出料阀门堵塞,必须用蒸汽加热才能打开。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氟化钾晶体颗粒通常比较小,容易吸潮,大小不均匀,晶体的外形呈不规则的棱角形,产品中的杂质含量不稳定,碳含量在5~25ppm,影响产品的最终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所生产的氟化钾晶体呈椭球形,不易吸潮,产品中的杂质含量进一步下降且保持稳定,保障产品最终使用性能的高纯氟化钾的结晶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纯氟化钾的结晶方法,其特征是:结晶是在蒸发式OSLO结晶器中进行;
当蒸发式OSLO结晶器中料液的密度达1.620g/cm3时放空缓冲罐中的冷凝水。
在结晶过程中每半小时续料一次,料浆温度65℃~76℃;
控制蒸发式OSLO结晶器内真空度0.08Mpa~0.09MPa,循环泵进出口温度33~38℃;
当料浆密度达1.625g/cm3时离心甩料。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为:
(1)成核方式的选择及成核过程控制:由于KF产品极易吸潮的特性,制备数目可计、粒度均匀的晶种是比较难实现的,所以成核选择了通过控制溶液过饱和度,自发产生适量的晶核,然后将过饱和度降至介稳区的方式。
(2)结晶操作温度的控制:KF结晶温度控制在65℃以上的温度下进行。
(3)固液比的控制:实践中,结晶器的总平均空隙率在0.7-0.95为最佳。
(4)过饱和度的控制:过饱和度是结晶的推动力,处于介稳区的稳定过饱和度,是决定结晶成核及成长速率的关键因素。其它各项操作条件稳定的情况下,监测好循环泵进出口温差,就可以控制好过饱和度的控制。
本发明所制备出的氟化钾产品晶体颗粒大,粒度均匀,晶体呈椭球性,不易吸潮和粘结,产品中的碳含量小于15ppm且稳定。另外,本发明生产氟化钾的OSLO结晶器日产量在1t以上,是原来中型减压结晶器的8-10倍,并且大大降低了氟化钾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易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生产的氟化钾产品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合成好的氟化钾溶液一批次(2000kg)由料液泵送入结晶器内循环,打开油加热系统和轴流泵,适时测试密度。当密度达到1.620g/cm3时放空缓冲罐中的冷凝水,结晶过程中每小时续料一次,保持蒸发室内的液位适中。保持油加热系统的出口油温在107℃,结晶器内0.08MPa的真空度,续料的溶液温度为76℃,循环泵进出口温度33℃。饱和溶液经中央降液管轴向流入结晶生长段解除过饱和度,晶体在不断循环的母液流中悬浮生长,粒子长大后沉降速度超过悬浮速度,大颗粒不断聚积在结晶器底部。当溶液密度达到1.625g/cm3后开始离心甩料,得到了大颗粒的椭球形合格氟化钾产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