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的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电致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3853.4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金辰镐;阴盛镇;赵英俊;权赫柱;金奉玉;金圣珉;尹胜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来西雅帝史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7D215/04;C07D215/12;C07D215/14;C07D215/16;C07F7/1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H01L51/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哲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发光 化合物 使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现出高发光效率的新的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发明背景
决定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重要因素是电致发光材料的类型。虽然至今荧光材料已被广泛地用作电致发光材料,但是考虑到电致发光机制,磷光材料的研发是在理论上将发光效率提高至四(4)倍的最好方法之一。
迄今为止,普遍已知铱(III)配合物作为磷光材料,包括(acaa)Ir(btp)2、Ir(ppy)3和Firpic,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磷光材料。特别是,最近日本、欧洲和美国已经研究了许多磷光材料。
在常规的红色磷光材料中,个别材料已被报告具有好的EL(电致发光)性质。然而,它们之中很少有材料已达到商品化水平。作为最优选的材料,可能提到1-苯基异喹啉的铱配合物,已知其具有优秀的EL性质并表现出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暗红色纯度。[参见A.Tsuboyama等,美国化学协会通讯(J.Am.Chem.Soc.)2003,125(42),12971-12979.]
1-苯基异喹啉
而且,红色材料,没有明显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如果它们具有良好的色纯度或发光效率的话具有易于商业化的倾向。因此,由于其优异的色纯度和发光效率,上述铱配合物是一种具有显著商业化能力的材料。
然而,铱配合物仍然被看作是一种仅适用于小显示器的材料,而对于中或大型的OLED面板其实际上需要比已知材料更高的EL性质水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发明人经过深入细致地努力,现已研究开发了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从而获得具有优秀的发光效率和以外提高的使用寿命的有机EL装置。最后,发明人发现当铱配合物作为电致发光装置的掺杂剂时改善了发光效率和寿命性质,所述铱配合物通过在主要配体化合物的喹啉3-位上引入甲基以及同时在4-位上引入苯基衍生物,并完成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具有使化合物具有比传统红色磷光材料更优异的性质的骨架。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适用于中或大型OLED面板。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因此,本发明涉及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含有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特征在于其用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
其中,L是有机配体;
R1到R4独立地表示氢、(C1-C60)烷基、(C1-C60)烷氧基、(C3-C60)环烷基、卤素、三(C1-C60)烷基甲硅烷基或三(C6-C60)芳基甲硅烷基;
R5表示氢、(C1-C60)烷基、卤素、或(C6-C60)芳基;
R6和R7独立地表示氢、具有或不具有卤素取代基的(C1-C60)烷基、(C6-C60)芳基、卤素、氰基、三(C1-C60)烷基甲硅烷基、三(C6-C60)芳基甲硅烷基、(C1-C60)烷氧基、(C1-C60)烷基羰基、(C6-C60)芳基羰基、二(C1-C60)烷基氨基、或二(C6-C60)芳氨基,或者R6和R7可以经由具有或不具有稠环的(C3-C12)亚烷基或(C3-C12)亚烯基连接形成脂环、或者单或多环芳环;
R6和R7中的烷基或芳基,或者通过经由(C3-C12)亚烷基或(C3-C12)亚烯基连接而成的脂环、或者单环或多环芳环,可以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取代基选自具有或不具有卤素取代基的(C1-C60)烷基、卤素、氰基、三(C1-C60)烷基甲硅烷基、三(C6-C60)芳基甲硅烷基、(C1-C60)烷氧基、(C1-C60)烷基羰基、(C6-C60)芳基羰基、二(C1-C60)烷基氨基、二(C6-C60)芳基氨基、苯基、萘基、蒽基、芴基、螺二芴基和并且
n为1至3的整数。
附图简述
图1是OLED的剖视图。
发明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来西雅帝史派有限公司,未经葛来西雅帝史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