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花革用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3975.3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保;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5 | 分类号: | C08G18/65;C08G18/62;C08G18/10;D06N3/1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花 革用湿式 聚氨酯 接枝 聚丙烯 共聚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花革用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是一种沙发革、箱包革、球革及运动休闲鞋革用湿式聚氨酯压花树脂,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真皮产品的自然资源有限,价格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聚氨酯合成革产品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加工性能好,完全满足人们的生活追求。尤其是高物性的聚氨酯合成革产品已广泛运用。目前,最受欢迎的是以压花为主加工而成的沙发革、箱包革、球革及运动休闲鞋革等。然而,由于聚氨酯的化学结构特征,决定其既有较好的弹性,又有较高的强度,这样聚氨酯(PU)树脂压花后容易反弹,花纹不易定型,导致花纹不清晰,饱满度不够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压花革用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普通聚氨酯树脂存在着压花性能不好的缺陷。
一种压花革用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份的配比为:
二异氰酸酯;
多元醇化合物;
聚丙烯酸树脂,用量占体系总重量的0.5~1%;
分子量为62~200g/mol的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用量占体系总重量的1~5%;催化剂;
助剂,用量占体系总重量的0.05~0.08%;
溶剂;
其中,多元醇化合物与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的物质的摩尔量的比1∶4~5;二异氰酸酯基与多元醇化合物、二元醇扩链剂中羟基的摩尔量的比为:1∶1~1.05∶1。体系总重量包括溶剂。
所述的压花革用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所述的多元醇化合物是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分子量为62~200g/mol的二元醇扩链剂为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铋类催化剂MB20,用量为多元醇化合物重量的0.1‰~1‰;所述的助剂为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的溶剂为可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用量为体系总重量的69%~71%。
所述的压花革用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其特征在于:二元醇扩链剂为乙二醇或/和1,4-丁二醇,两种醇混合使用时,其摩尔比例为0.1∶1~10∶1;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所述的一种压花革用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2)在反应釜中投入聚酯多元醇化合物、抗氧剂I-1010、溶剂DMF充分搅匀后,再将二异氰酸酯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反应,预聚时固含量在65%~75%,粘度控制在20,000~40,000CPS/70-80℃;
(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继续与二异氰酸酯、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发生反应,中途加入聚丙烯酸树脂参加反应,随着体系粘度的不断增加,逐步加入所需的溶剂DMF,最终粘度控制在150,000~250,000CPS/25℃;
(3)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终止剂甲醇等,最后再加入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或流平剂,以提高树脂的储存期;
步骤(1)和(2)中所涉及到的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溶剂等均要求含水率小于500ppm;
步骤(1)和(2)中的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
本发明是在聚氨酯(PU)树脂合成过程中,将聚丙烯酸接枝到聚氨酯(PU)高分子链上,最终得到一种新型结构的聚氨酯树脂。由于聚丙烯酸的结构特征,决定该 树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降低了树脂的受热软化温度,提高树脂成革后的压花性能,使革面花纹容易定型,花纹更清晰、更饱满、立体感更强。
本发明所述的压花革用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完全解决了现有的普通聚氨酯树脂存在着压花性能不好的缺陷。使用本发明的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制成的合成革很容易压花,且花纹清晰、饱满、立体感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方案1:
原料名称 重量(单位Kg)
PET-1 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