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异亮氨酸的结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4289.8 | 申请日: | 200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芬 |
主分类号: | C07C229/08 | 分类号: | C07C229/08;C07C2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亮氨酸 结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生物发酵的后提取结晶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L-异亮氨酸结晶生产过程采用从离子交换柱解析下的L-异亮氨酸溶液,经过脱色,然后直接进到浓缩罐进行快速浓缩,得到的是片状的L-异亮氨酸晶体,该L-异亮氨酸晶体在溶液中不停的滚动,片状的L-异亮氨酸晶体聚在会形成球状体,导致该球状体包裹着母液,在离心收取L-异亮氨酸晶体时该包裹的母液无法与L-异亮氨酸晶体分离,导致产品的纯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一种L-异亮氨酸晶体结晶工艺,改变L-异亮氨酸晶体的晶型,达到可以最大程度的释放杂质,提高晶体纯度。
为了解决上述L-异亮氨酸晶型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结晶工艺是将L-异亮氨酸含量约4.0克/升的溶液搅拌升温到45-65℃,料液保持温度,抽真空浓缩,真空度低于-0.09Mpa,添加针形L-异亮氨酸晶种0.5公斤,停止搅拌,稳定加约4.0克/升L-异亮氨酸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艺生产的L-异亮氨酸晶体呈柱状晶型,降低了晶体中杂质的含量,降低了后道工序的原辅料单耗,整体提高了L-异亮氨酸白度、晶型等技术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1:
将L-异亮氨酸含量4.2克/升的溶液搅拌升温到50-55℃,料液保持温度,抽真空浓缩,真空度-0.09Mpa,添加针形L-异亮氨酸晶种0.5公斤,停止搅拌,稳定加4.0克/升L-异亮氨酸溶液。L-异亮氨酸溶液调节好的PH为6.0±0.2,L-异亮氨酸溶液升温后保持的温度为50-55℃之间。该工艺生产L-异亮氨酸纯度99.8%,晶型呈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芬,未经张玉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42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