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来消除湖泊内源污染的矿物复合材料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4600.9 | 申请日: | 200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虎;金鑫;孙玉兵;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70;C02F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来 消除 湖泊 内源 污染 矿物 复合材料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消除河流、景观水体、湖泊内源污染的矿物复合材料、其制备及应用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矿物材料固定磷、抑制甲烷产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富营养化主要发生在湖泊、水库、海湾、平原河沟和沟渠、城市河流、城市景观水体等自净能力较差水域。有关单位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一些城市湖泊、水库都已达到中等营养化及重富营养化水平,城市、城郊湖泊以及景观水体存在严重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污染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过量的磷一方面来自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另一方面还有内源磷的作用,即水体中的底泥在还原状态下会释放磷酸盐,从而增加水体溶解磷的含量。内源磷的释放是湖泊、河流、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如何固定水体和底泥中的磷,如何阻止底泥中内源磷的释放是水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湖泊、河流、景观水体的底泥来源多种多样,组成复杂,磷的赋存有多种形式。例如,湖泊的底泥是河流带入以及湖内衍生的无机和有机颗粒在水动力条件比较弱的环境中沉淀物。湖泊、河流、景观水体底泥主要组分是粘土矿物,含有大量的生物残体和排泄物,富含有机物和氮磷营养元素。湖泊、河流、景观水体底泥中磷有如下几种赋存状态:粘土矿物吸附态磷、铁锰氧化物吸附态磷、碳酸盐结合态磷、磷酸盐结合态磷、有机结合态磷、植物和微生物组织细胞内磷。由于微生物代谢耗氧作用,湖泊、河流、景观水体底泥一般处于缺氧、厌氧环境。底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如下释放过程:生物体中不溶性有机磷转变为无机正磷酸盐溶解释放到孔隙水中;微生物活动改变底泥微环境的pH,促使不稳定磷酸盐矿物的溶解;微生物对铁的还原作用促使吸附在铁氧化物表面的磷酸根释放到水中;生物代谢有机物与粘土矿物表面的作用促使粘土矿物表面吸附的磷释放出来。另外,底泥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尤其是甲烷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气体的释放和向上层水体的迁移,一方面促进了底泥孔隙液中的磷与上层水的混和,另一方面随气泡夹带底泥固体颗粒进入上层水体,甚至达到水体表面,在表面形成浮渣层,这些过程都加速底泥中磷的释放。
常用的废水除磷的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和吸附法。生物法除磷出水磷酸盐磷浓度一般在0.5mg/L以上,大大高于地面水体磷浓度标准。化学法除磷需要与生物处理结合,否则形成的磷酸盐沉淀很难从水中沉淀分离出来。吸附法除磷是利用吸附剂提供的大比表面积,通过磷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离子交换或表面沉淀过程,实现磷酸盐从废水中的分离。吸附法除磷工艺简单,运行可靠,可以作为生物法除磷的必要补充,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除磷手段。但目前所用的工业吸附剂对磷的吸附选择性低、吸附容量小,导致处理成本高。
目前,为消除湖泊、河流、景观水体内源污染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底泥清淤,其二是利用水生生物,如挺水生物、生物浮床等,吸收湖泊、河流、景观水体内源污染营养物。底泥清淤是有效的方法,其缺点是底泥清淤工程量大,投资过大。利用水生生物吸收湖泊、河流、景观水体内源污染营养物的缺点是需要对水生生物进行收获才能把营养物质从湖泊、河流、景观水体系统转移出来,水生生物含水量高,捞取或收获水生生物劳动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来消除湖泊内源污染的矿物复合材料及应用。针对湖泊、河流、景观水体内源污染严重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钝化、固定底泥中磷的材料和技术方法,从而阻止底泥中磷向水体的释放,消除内源污染。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用来消除湖泊内源污染的矿物复合材料的特点所述复合材料是以天然石膏、硬石膏或以石膏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废渣与褐铁矿矿石、或硫酸烧渣、或赤铁矿矿石、或含铁高于20%的材料为原料,经配料、混合得混合料,所述混合料按摩尔比S:Fe为20:1~1:3;所述混合料粉磨成过10-200目的粉体即为所得。
本发明材料的特点也在于:
在所述混合料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5%-20%的Mg(OH)2、MgO或菱苦土,再经粉磨成过10-200目的粉体即为所得。
在所述混合料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5%-20%的Mg(OH)2、MgO或菱苦土,并且按重量百分比加入1-5%的萤石,再经粉磨成为过10-200目的粉体即为所得。
本发明矿物复合材料用来消除湖泊内源污染的方法的特点是将所述粉体按照50-1000g/m2的投加量,投加到被处理水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4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养骨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