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4813.1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金林 |
主分类号: | F04B49/22 | 分类号: | F04B49/22;B60H1/32;F16K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孙永生 |
地址: | 215325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调用 智能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控制阀,具体讲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属于汽车空调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私人轿车越来越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为了驾乘汽车时的舒适度,一般汽车上都装有空调。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空调设备一般都采用定排量压缩机,定排量压缩机结构简单,不需用控制阀,没有排量变化的功能,能量调节通过温度控制电磁离合器的吸合、断开,使压缩机工作或停止来实现。因此,这样的压缩机会造成空调工况的波动,增加噪音,对汽车动力产生冲击,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且在汽车高速运转时能量损耗大。目前也有汽车空调安装了空调变排量控制阀的,但是目前的控制阀结构都较为复杂,安装也不方便,对控制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不很不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改变压缩机的排量,能使压缩机排量随车内温度变化自动调节,减少对汽车动力产生冲击的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罩和阀体,上罩为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在上罩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出气孔,在上罩的内腔内设有波纹管空腔,波纹管空腔由波纹管和两个端盖密闭组成,上端盖固定在上罩的内腔底部,在下端盖上加工有孔,用顶杆与孔配合并固定;所述的顶杆为二段式,上段为实心圆柱体,下段上加工有中心孔,在中心孔的侧边分别开有连通槽和连通孔,连通槽的位置在连通孔之上,在下段的最下方焊接有圆球;所述的阀体与上罩固定连接,在阀体上端的两侧面设进气孔,在下端的一个侧面上设高压出气口,阀体的中心加工有圆孔,与顶杆配合,在阀体下端的空腔内固定球阀座,球阀座与顶杆间隙配合,在阀体的最下端设有高压进气孔。
前述的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波纹管空腔的上下端盖之间设有弹簧。
前述的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顶杆的上段的顶端伸进波纹管空腔内,在波纹管空腔的上端盖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顶杆上段的顶端配合。
前述的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进气孔的端面上设有过滤网。
前述的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罩和阀体,其外周设有多道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装在压缩机内通过控制阀自动调节吸气压力和机体内压力的差值,从而改变斜盘角度,进而达到改变活塞工作行程,实现了压缩机排量的变化,消除了由于电磁离合器频繁吸合、断开动作引起发动机转速的波动,使汽车行驶更平稳。压缩机排量也可随车内温度变化自动调节,减少车内温度的波动,保持温度处于最佳状态,实现压缩机无间断循环连续工作,且在汽车低速和爬坡的情况下,可防止发动机熄火,减少功耗,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同时,具有开阀能力强、使用温度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汽车空调用智能控制阀,包括上罩1和阀体2,上罩1为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形状,在侧面设有两个出气孔7,在上罩1的内腔内设有波纹管空腔,波纹管空腔有波纹管4、上端盖3和下端盖5构成,组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波纹管空腔的上端盖3固定在内腔的底部,在下端盖5上设置中心孔,在孔中穿入顶杆,并于下端盖5固定连接。
顶杆为两段式,上段9为实心圆柱体,下段12也为圆柱体,加工有中心孔,在中心孔的侧边开有连通槽10,在连通槽10的下方设有连通孔11,上段9和下段12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在下段的最下方焊接圆球14。
上罩1和阀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阀体2上端的两侧面分别设进气孔17,与顶杆上的连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阀体2的上端与下端盖5之间的空间和连通槽10的位置相对应。在下端的一个侧面上设高压出气孔18,阀体2的中心加工有圆孔,顶杆的下段12从其中穿过。在阀体2的下端设有空腔,高压出气孔18位于空腔内。在空腔内固定安装有球阀座13,顶杆下方的圆球位于球阀座13的下方,球阀座13与顶杆间隙配合,留有通气通道。
在阀体2的最下端设有高压进气孔16。为了对进气进行过滤,在高压进气孔16的端面安装有过滤网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金林,未经郭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4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