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机油滤清器和进气歧管之间的进气管橡胶件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5154.3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2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潮;晏光福;毛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夏迎松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K13/02;B60K13/02;F02M35/104;B29C35/02;C08K3/04;C08K3/22;C08K5/098;C08K3/06;C08K5/47;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2300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机油 滤清 歧管 之间 气管 橡胶件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汽车用橡胶件,具体涉及汽车动力系统中机油滤清器和 进气歧管之间的连接件进气管橡胶件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掉杂质后,流过空气流量计,经由进气道(进气管橡 胶件)进入进气歧管,与喷油嘴喷出的汽油混合后形成适当比例的油气,油气经 进汽门送入汽缸内点火燃烧,产生动力。
近年来,轿车市场的不断繁荣,消费者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及提速的要求 越来越高,对于进气管的要求也更高。国内现有的进气管橡胶件存在很严重的质 量问题,如抗拉强度、延伸率、耐屈挠性能、耐臭氧性能、抗热老化性能、耐燃 料性能等均达不到要求,汽车行驶两万公里后,进气管就会开裂,导致干净的空 气被污染。因此,中、高档轿车中的此类进气管橡胶件大部分采用进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国内现有的进气管橡胶件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 良好的抗拉强度、延伸率、耐屈挠性能、耐臭氧性能、抗热老化性能、耐燃料性 能的进气管橡胶件及其制造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机油滤清器和进气歧管之间的进气管橡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 胶件各原料组份的重量配比为:
丁腈橡胶:80~120 碳黑:70~90
间接法氧化锌:5~10 硬脂酸锌:1.5~2.5
防老剂NAUGARD445:5~7 增塑剂TP-95:20~30
润滑剂WB222:3~5 抗臭氧剂石蜡:1~3
硫磺S-80:0.3~0.5 促进剂DM:4~6。
所述的汽车机油滤清器和进气歧管之间的进气管橡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 胶件各原料组份的重量配比为:
丁腈橡胶:100 碳黑:80
间接法氧化锌:7 硬脂酸锌:2
防老剂NAUGARD445:6 TP-95:25
润滑剂WB222:3.8 抗臭氧剂石蜡:2
硫磺S-80:0.3 促进剂DM:4.8。
所述的汽车动力系统中机油滤清器和进气歧管之间的进气管橡胶件的制造 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所述橡胶件各原料组份按重量配比混合后通过密炼机合成橡胶;
(2)、检测合格的合成橡胶通过开炼机进行开炼成型后,放入硫化设备中的 模具内进行硫化处理,硫化过程中压力为170~190Kgf/cm2,温度为165~ 175℃,时间为360~480秒;
(3)、将硫化处理后的橡胶件进行修边、检验、入库。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得到的进气管橡胶件,其抗拉强度、延伸率、抗撕裂、耐屈挠性能、 耐臭氧性能、抗热老化性能、耐燃油性能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良好的密 封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动力系统中机油滤清器和进气歧管之间的进气管橡胶件,其中橡胶 件各原料组份的重量配比包括有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丁腈橡胶:80 碳黑:70
间接法氧化锌:5 硬脂酸锌:1.5
防老剂NAUGARD445:5 TP-95:20
润滑剂WB222:3 抗臭氧剂石蜡:1
S-80:0.3 促进剂DM:4
实施例二
丁腈橡胶:100 碳黑:80
间接法氧化锌:7 硬脂酸锌:2
防老剂NAUGARD445:6 TP-95:25
操作助剂WB222:3.8 抗臭氧剂石蜡:2
硫磺S-80(均指含量为80%的硫磺):0.3 促进剂DM:4.8
实施例三
丁腈橡胶:120 碳黑:90
间接法氧化锌:10 硬脂酸锌: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夏迎松,未经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夏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5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