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结芽孢杆菌及高密度培养的芽孢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5512.0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匡群;孙梅;陈秋红;施大林;夏冬;何义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7/56;C02F3/34;A23K1/16;C12R1/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06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结 芽孢 杆菌 高密度 培养 制剂 制备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一种凝结芽孢杆菌及高密度培养的芽孢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养殖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随着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肉类和禽类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养殖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畜禽、水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近年来高密度集约化的人工养殖以重数量轻质量的方式发展,导致养殖生态环境遭到了破环,养殖动物病害频繁爆发;人们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导致抗药性、耐药性越来越明显,养殖动物抗病能力不断下降,并且药物残留带来二次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免疫和健康,从而使畜禽、水产品的食用安全遭到威胁,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间,全球相继发生了包括比利时二恶英事件、英国疯牛病事件、日本大肠杆菌“0—157”食物中毒事件、法国李斯特杆菌污染事件、中国的“瘦肉精”事件、多宝鱼事件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迅速引起全球关注。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药物残留问题使我国的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绿色贸易壁垒”。近期三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同时也向人们警示在农产品生产的源头上消除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务之急。因此,在不影响畜禽产品、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畜禽、水产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畜禽、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研究的热点。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行业在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养殖方式转变和发展过程中,都急需能够替代或部分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新型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及水质、环境调控技术。
用微生态制剂(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进行畜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防治,修复养殖污染环境,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微生态制剂是基于微生态平衡理论、微生态营养理论及微生态防治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微生物产品,它对动物疾病的防治是一种主动形式的防治,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扶持体内益生菌生长,拮抗致病菌繁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治并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宿主健康水平,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净化动物体内外环境,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进而减少氨、胺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减少环境中臭气的污染;除此之外,它可直接用于畜禽污染环境中,依靠微生物对畜禽粪便中有机物的降解作用,来降低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或应用于养殖水体中,通过对水体有害物质的分解、病原菌的抑制及水体有益菌群的培育,来改善水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从而保持畜禽、水产养殖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毒害、无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无耐药性,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等诸多的优点,因此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广阔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微生态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养殖业中,对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和研究,国内外已进入高潮,并且已形成强大的产业,每年的收入相当可观。有学者指出“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微生态制剂的时代”。作为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乳酸菌类益生菌是目前我国农业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等国内外政府批准使用的数量最多、效果较好的一类安全微生物菌种,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它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增重,补充、调节、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物平衡,抑制病原菌,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疾病发生、治疗已发疾病、降低死亡率,促进消化等作用,还可提高畜禽渔类成品质量,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药物和抗生素造成的药物残留和污染,因此,它具有无毒、无抗药性、无残留、无副作用等特点。此外,乳酸菌能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降低污染水体的生物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是一类重要的污水处理微生物,可修复养殖水体环境。
由于菌株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是影响乳酸菌类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大多数乳酸菌不产芽孢,营养菌体对环境抗逆性差,不耐氧,不耐热,不利于饲料加工和保存,严重影响其质量及应用效果,在水产养殖和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由此,基于上述背景,如果可以开发出兼有直接参与养殖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的调整、促进生长,防治疾病,同时又能改善养殖环境的微生态制剂,则对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使用,生产无污染的绿色畜禽、水产品,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5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