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表面处理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5545.5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仲跻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G1/02 | 分类号: | C09G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 霞 |
地址: | 2266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表面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抛光液,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锈钢表面处理剂。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锈钢在各方面的使用,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质量要求、尤其是表面光洁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有必要对不锈钢产品的表面进行处理。
普通的不锈钢的表面抛光,表面经常出现橘子皮、砂眼等缺陷,不能满足高质量抛光的要求,抛光的最高境界为镜面抛光,通常国际标准为八K,但是实际上,一般国内不锈钢抛光后的表面只有国际标准的三分之二的程度,因为橘子皮经过麻轮、布轮、青光轮打磨之后,依旧显现的出来,另外,国内不锈刚材质的质量并不像国外那么理想,所以对不锈刚的表面抛光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手机壳、MP4这种高科技的产品,做工都比较精细,对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就变得格外重要,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剂,能够消除表面抛光过程中的橘子皮。砂眼等表面抛光缺陷,满足对高质量不锈钢表面处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抛光工艺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高效不锈钢表面处理剂,其可用于不锈钢表面的研磨抛光加工中,根据不锈钢材质的不同,选用不同配比的磨削剂,能大大减少抛光后不锈钢表面橘子皮、砂眼等表面缺陷的产生,而且能有效提高不锈钢产品抛光后的亮度,不易留下加工印迹。
本发明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
磨料 10~40
表面活性剂 0.1~0.8
PH调节剂 0.1~5
光亮剂 1~10
去离子水 余量,
其中,所说的磨料是粒径为0.1~5μm的二氧化铝粉末;所说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醇酰胺;所说的PH调节剂为有机酸或无机酸;所说的光亮剂为水杨酸、炔醇及其衍生物。
优选地,本发明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
磨料 20~30
表面活性剂 0.4~0.6
PH调节剂 1~3
光亮剂 5~8
去离子水 余量,
其中,所说的磨料是粒径为0.2~2μm的二氧化铝粉末;所说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聚合度为1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5)、聚合度为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5)或者聚合度为3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5),所说的烷基醇酰胺是月桂酰单乙醇胺;所说的有机酸为柠檬酸、苹果酸,乙酸或乙二酸,所说的无机酸为盐酸、磷酸或硝酸;所说的光亮剂为水杨酸、磺基水杨酸、炔醇或炔二醇。
更优选地,
本发明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
0.5μm的二氧化铝粉末 30
聚合度为1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6
柠檬酸 2
磺基水杨酸 5
去离子水 62.4。
本发明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
1μm的二氧化铝粉末 20
月桂酰单乙醇胺 0.4
盐酸 1
炔二醇 8
去离子水 70.6
本发明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剂,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5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造纸黑液制备水煤浆用于水煤浆气化的方法
- 下一篇:聚醚硅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