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的季铵盐溶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35892.8 申请日: 2008-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1418517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9
发明(设计)人: 王潮霞;王学鑫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D06M13/463 分类号: D06M13/463;D06M11/79;D06M15/643;D06M101/06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地址: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新***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纺织品 抗菌 铵盐 溶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的季铵盐溶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诸多功能型纺织产品中,具有抗菌功能的产品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抗菌纺织品就是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使其具有抑制菌类生长的功能,维持卫生的衣着生活环境,保证人体健康。目前各类抗菌织物主要由两种方法获得:或者直接采用抗菌纤维制成各类织物,或者将织物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比较而言,前者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性好,但抗菌纤维的生产较为不易,对抗菌剂的要求较高;而后者加工处理较为简单,但其耐洗性较差。目前,由于缺乏优良的抗菌纤维,因此在上市的各种抗菌织物中,以后处理加工的居多。 

季铵盐具有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在织物抗菌整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CN1792158A中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二甲基十八叔胺和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工艺简单,抗菌效果优异。但季铵盐应用到织物上是溶出型的,易洗脱,且易在人体表面逐渐富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病变。 

近年来,溶胶-凝胶法在织物功能整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纳米溶胶通过涂层,在织物表层纤维与溶胶相互缩合,形成透明和具有良好附着力的二维或三维凝胶网络。抗菌单元可以依靠特有的表面效应所产生的物理吸附作用固着在凝胶网络中,提高了抗菌整理剂纳米溶胶与纤维的结合牢度。在CN1654735A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溶胶-凝胶技术,以钛酸四丁酯为前躯体制备含钛溶胶,经溶胶处理后,棉织物拥有很好的抗菌性能,且对织物的强力和手感无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季铵盐溶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溶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选用正硅酸乙酯、去离子水、乙醇、盐酸、季铵盐为原料,在室温下制备溶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溶胶提高抗菌织物的耐水洗性能,即将本发明的季铵盐溶胶对织物进行整理,再经热处理,使溶胶与织物表层纤维相互缩合,形成透明和良好附着力的二维或三维网络。抗菌单元固着在凝胶网络中,增加了与纤维的结合牢度,提高了抗菌织物的耐水洗性能。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季铵盐溶胶的制备方法,将季铵盐溶解在溶剂中,在磁力搅拌下加入前驱体,随后再逐滴加入去离子水和催化剂,持续搅拌4~10h,使之均匀混合,陈化1~5h得成品季铵盐溶胶,季铵盐的浓度为0.01~0.16mol/L; 

所述季铵盐选用: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所述的溶剂选用: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或环氧乙烷。 

所述的前驱体选用: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N-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N-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催化剂选用:盐酸、硝酸、醋酸、马来酸或琥珀酸。 

溶剂、水、前驱体和催化剂总体积设为V,则所用溶剂体积为40%-70%的V,所用前驱体体积为20%-35%的V,所用水体积为6%-21%的V,所用催化剂体积为2.5%-3%的V。 

所述的季铵盐溶胶的应用,用于棉织物的抗菌处理,步骤为: 

(1)将棉机织物在上述溶胶中浸轧,压力为2~5kg/cm2、轧余率为60%~100%;或将棉针织物在季铵盐溶胶中浸渍30min; 

(2)在鼓风烘箱60~100℃下烘干5~20min; 

(3)和再在120~180℃下焙烘3~15min。 

本发明所采用的织物为纯棉织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将织物在季铵盐溶胶中进行抗菌整理,赋予织物优异、持久的抗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按如下标准和方法对整理织物进行检测: 

抗菌性能参照AATCC 100-2004标准测试。 

耐水洗性能按照GB/T 3921.2-1997标准测试。 

实施例1: 

(1)季铵盐溶胶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5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