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兽药中乙酰甲喹含量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6145.6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9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颜辉;徐大宝;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7 | 分类号: | G01N21/4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兽药 乙酰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兽用药物中乙酰甲喹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乙酰甲喹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已有乙酰甲喹与淀粉混合组成的固体粉未剂型,商品名为乙酰甲喹粉或痢菌等。在鸡、牛等家畜的治病和防病中有广泛应用。
近年来,乙酰甲喹粉常出现质量问题。农业部抽检时曾发现浓度过高(达指示量的185.5%)或过低(达指示量含量43.8%),这将可能导致服药的经济动物中毒或感染不愈,造成损失。
乙酰甲喹粉出厂前都进行抽检,使用的方法是《中国兽药规范》(1992年版)中规定的分光光度计法。但该方法存在费时、费力且消耗一定化学试剂的缺点。检测时间通常需要30多分钟;检测中需用到化学试剂,因此需要检测成本;同时还产生废液,对环境产生污染;检测时需要消耗一定量的乙酰甲喹粉,因此给产品带来一定的损失。由于现在人力成本较高,企业难以安排较多的检验人员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大比例的检验;同样药监部门对市场流通产品的抽检也存在这些问题,难以加大抽检比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检测时间长,方法复杂,不能大量抽检,检测后的药品受损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兽药中乙酰甲喹含量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药物大量、快速、无损检测,检测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兽药中乙酰甲喹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光谱的建立
收集乙酰甲喹粉样品,用《中国兽药规范》(1992年版)中的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样品的中乙酰甲喹粉的含量化学值,是用化学方法检测所得物质含量;本研究方法所测结果与之比较,越接近,说明检测方法的效果越好;在温度10-40℃、相对湿度25-50%、用近红外光谱仪,分辩率1cm-1-16cm-1、扫描次数4-64,波数范围10000-3500cm-1,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每个样品采集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每个样品的光谱。
(2)光谱的预处理
光谱信号中除样品待测成分信息外,还包含各种高频噪声、基线漂移、杂散光、样品背景等,故需预处理,以减弱和消除各种非目标因素对光谱信息的影响,为建立稳定、可靠的模型奠定基础;本发明中,采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包括小波变换、平滑、求导、标准正态变换、中心化或归一化等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从而降低光谱噪声,突显有用信息;
(3)建立模型
应用化学计量学中的线性及非线性方法多元校正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优选最佳方法。线性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多元逐步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非线性回归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以化学值与预测值相关系数的平方(R2)及预测均方根误差(PRMSE)为评价对象,优选出具有最大的R2及最小的PRMSE的预处理方法及回归模型作为最佳预处理方法及最佳回归模型;
(4)检测待测样品
在温度10-40℃、相对湿度25-50%、用近红外光谱仪(分辩率1cm-1-16cm-1、扫描次数4-64,波数范围10000-3500cm-1),采集待测样品光谱,然后采用步骤2中最佳预处理方法对待测样品光谱进行预处理,应用步骤3中最佳回归模型计算得到待检样品中乙酰甲喹含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乙酰甲喹粉中乙酰甲喹粉含量,其分析速度大大加快,光谱的测定及含量计算可在1分钟内完成;
(2)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样本,节省时间,对于生产企业可以增加产品的抽检比例,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3)本检测方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检测过的样本,仍可出售使用;
(4)不需使用任何化学试剂,降低了检测成本,对环境友好,检测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采集的样品的最终光谱。
图2为实施例1预处理过的样品光谱。
图3为实施例1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线性模型。
图4为实施例1待测样品的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结果。
图5为实施例2所采集的样品的最终光谱。
图6为实施例2预处理过的样品光谱。
图7为实施例2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线性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6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