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SAT H-T-S人鼠嵌合体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6940.5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谭锦泉;何玉玲;陈朗;肖睿璟;蒋艳萍;王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sat 嵌合体 模型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免疫学和实验动物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HSATH-T-S人鼠嵌合体模型的构建方法,同时还涉及NKT细胞在HSAT H-T-S人鼠嵌合体模型中再现的移植免疫耐受和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陆续报道了有关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如将人的胎儿胸腺、胎肝和胎骨甚至成人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有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evere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SCID)的小鼠体内,分别建成SCIDhyTHy/Liv、SCID huBone、SCID HPBL等几种人鼠嵌合模型。其中,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uPBL)具有来源方便,重建后的动物模型中T、B淋巴细胞都具有功能,并可以检测到人免疫球蛋白的存在等优点,因而更广受重视。但是,关于建立皮肤移植研究排斥反应的HSAT H-T-S人鼠嵌合体模型在国内外还是空白。
1986年成功克隆了NK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的特征性抗原受体基因。将其命名为Vα14基因,与其它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基因不同,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198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Fawlkes与瑞士的Budd分别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报告指出,胸腺细胞中的T细胞通常不能表达受体,仅有部分未成熟T细胞选择性表达V-β8.2受体。随后的研究证明这种细胞不是T细胞,原因V-β8.2受体是NK细胞的受体,这种细胞集的数量极少,生理意义不明。1994年,这两个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报道的细胞为同一种细胞,从此NKT细胞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
与T细胞和NK细胞不同,NKT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新型T淋巴细胞,同时表达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标记,具有较为恒定的TCRα和独特的CD1d限制性。NKT细胞不但能分泌Th1和Th2细胞因子,同时还具有与CD8+杀伤性T细胞(CTL)相同的杀伤靶细胞作用,NKT细胞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发育参与免疫调节。
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移植排斥反应的高发生率和高病死率已经成为异体器官移植发展的障碍。目前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去T细胞移植、组织配型相结合等方法防治移植排斥反应,但诱发肿瘤、机会性感染、移植物丧失功能等毒副作用日益显现,并且人白细胞抗原供应源不断减少,寻求新的途径防治移植排斥反应,已成为移植领域研究的重点。所以诱导移植器官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是克服免疫排斥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当前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NKT细胞在移植耐受中的作用亦不容忽视。在小鼠的肝移植、心脏移植、胰岛移植及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模型中均证实了NKT细胞在移植耐受中的重要作用。在小鼠模型中,通过NKT细胞、树突状细胞、CD4+T细胞表达IL-10来维持皮肤移植的免疫耐受。NKT细胞在移植免疫中不仅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相反在某些情况下对免疫排斥反应的产生起促进作用,这取决于移植物所处的微环境,Toyofuku A等研究发现,CD1d-/-或V14NKT细胞缺乏的糖尿病小鼠在接受肝内胰岛移植后,移植物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其野生型小鼠,而将胰岛移植到肾脏则没有多大差异,可能与NKT细胞在肝脏内存在富集现象及IFN-γ的分泌有关。
尽管有资料证明NKT细胞在移植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还是需要更进一步去了解人NKT细胞是否参与和介导移植反应中的免疫耐受和排斥反应,以及这两种不同的移植反应的作用机制。
总之,随着对NKT细胞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其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相信利用NKT细胞诱导移植器官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不久将应用于临床,这将为预防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构建HSAT H-T-S人鼠嵌合体模型的方法,其技术难点在于:按正确比例获取人胚胎胸腺细胞并注射至SCID小鼠胸腺中,确定人胚胎躯干部全厚层皮肤移植至小鼠胸腔的时间。该发明为具有人体免疫系统特征的人鼠嵌合体,作为模式系统,能够完全模拟人体免疫内环境,并对人类特有抗原做出正常人体免疫反应,且还具有方法简单、重复性好、效果显著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6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