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7642.8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贾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进东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2;A01C1/08;A01B79/02;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4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笋 优质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又名石习柏,属多年生植物,其不经培土长出土面的绿色嫩茎,称绿芦笋,可供鲜食,以往的栽培方法,要么产量高质量差,要么质量高产量差,在人们对芦笋的需求日益增大的今天已远远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方法,达到了高产质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植物生长规律、病虫害防治及节气时令对绿芦笋的栽培进行细分为:
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五个部分。
具体栽培方法:
1、育苗。
(1)催芽:用50%的多菌灵300倍液浸泡12小时,再用30℃—35℃的温水浸泡48小时,将种子滤出,放入盆中,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
(2)整理苗床:选择沙质土壤做苗床,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kg、磷肥30kg、钾肥15kg、呋喃丹2kg,翻耕,并进行苗床消毒,整平,灌水。
(3)播种:实行穴播,播后覆土1cm,控制苗床内温度为25℃—30℃,每隔10—15天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喷一次。
2、定植:选待肥水性强的地块,先深翻整地,施肥,每亩施5—6方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和50kg的氮、磷、钾(45%)复合肥撒于栽植沟内,控制每亩栽植1900株左右,行距按1.4米,株距25厘米。
3、田间管理。
(1)春母茎的留养:开春后,可对抽生嫩茎作绿芦笋采收,采收至5月中旬开始留养春母茎,二年笋田可留养3—4根。
(2)秋母茎的留养。芦笋采收到8月下旬停止采收,进入秋季留养管理阶段。
4、施肥:每年施两次有机肥。第一次是春季嫩茎抽生前的催芽肥,第二次是9月上旬的秋发复壮肥。进入采收期后,进行追肥,以多次轻施为原则,采笋前期每隔15—20天,后期10天左右施肥1次。
5、病虫害防治:
(1)抓好田间卫生,减少菌源基,清除田间的衰老枯老的母茎和枯枝残叶、杂草、集中烧毁,然后用40%的芦笋青粉剂600倍液进行消毒杀菌。
(2)母茎长至5cm高时,用50%双吉胜+80%比得利500倍液喷药,一般5—7天喷一次,遇雨后要补喷。
(3)防治虫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取黑老灯诱杀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这种方法栽培的绿芦笋产量高,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1、育苗。2月份中、下旬地温在15℃以上时采用小拱棚育苗。首先浸种催芽。用50%的多菌灵300倍液浸泡12小时,以后用30℃—35℃的温水浸泡48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将种子滤出,放入盆中,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当种子有10%左右的胚根露白时即可播种。其次,苗床管理及播种,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做苗床,且每亩施用腐熟氮肥2000kg、磷肥30kg、钾肥15kg、呋喃丹2kg混撒施入床面,翻耕入土,并进行苗床消毒,整平,苗床灌水、划块进行穴点种子,播后覆土1cm,并搭建小拱棚。再次培育壮苗。播种后5—7天即可出苗,控制苗床内温度为25℃—30℃,适时中耕除草,且每隔10—15天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喷一次。
2、定植:待幼苗地上茎3根以上时,一般在5月下旬即可定植。定植田对芦笋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待肥水性强的地块。首先深翻整地,挖田施肥,每亩施5—6方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和50kg的氮、磷、钾(45%)复合肥撒于栽植沟内,然后,选苗分级定植采用M-N-W栽培法,定植时适当加大定植密度,一般每亩栽植1900株左右,行距按1.4米,株距25厘米,定植后加强管理,勤施追肥,及时除草培土,防涝保湿,清园整枝,加强病虫害防治,为来年开采打下物质基础。
3、田间管理。芦笋定植第二年春天4、5月份进入采收期,其管理主要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适时浇水,土壤含水量不能低16%留母径:留母径的方法采取一年留养两次母茎,开春后,芦笋开始抽生嫩茎,此时可对抽生嫩茎作绿芦笋采收,采收至5月中旬开始留养春母茎,二年笋田可留养3—4根。重视秋母茎的留养。芦笋采收到8月下旬,由于经过夏季长时间采收,其根部所储存的养分已基本耗尽,长出的嫩茎变细,品质和产量明显下降,地上部分变黄,此时应及时停止采收,搞好清园,进入秋季留养管理阶段。
4、施肥:每年重施两次有机肥。第一次是春季嫩茎抽生前的催芽肥。第二次是9月上旬的秋发复壮肥,一般每次亩施圈肥2000—3000kg、复合肥50kg。进入采收期后,及时进行追肥,追肥以多次轻施为原则,当嫩茎开始抽出时第一次追肥,采笋前期每隔15—20天,后期10天左右施肥1次,每亩施复合肥50kg或相应的尿素和磷肥。5、病虫害防治:1、抓好田间卫生,减少菌源基。危害芦笋的主要病害是茎枯病,虫害是斜纹夜蛾、青虫等。一年两次清园彻底清除田间的衰老枯老的母茎和枯枝残叶、杂草、集中烧毁,然后用40%的芦笋青粉剂600倍液进行消毒杀菌。2、采用上喷方法,严防病害发生。春秋母茎留养时,当母茎长至5cm高时,用50%双吉胜+80%比得利500倍液喷药,一般5—7天喷一次,遇雨后要补喷。3、防治虫害。对于笋虫病应取以农业措施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采取黑老灯诱杀等,尽量少喷化学农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进东,未经贾进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7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砼填充空心薄壁构件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牙膏用二氧化硅增稠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