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卤化丁基胶塞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7816.0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扈永刚;张军;冯加友;晁祥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28 | 分类号: | C08L23/28;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34;C08K3/04;A61J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卤化 丁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瓶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卤化丁基胶塞配方,这种卤化丁基胶塞用 作瓶装药物的主要封口件和导出件。
背景技术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效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和安全,药品包装的材料与结 构形式,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对保证药品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不适宜的包装 材料可引起活性药物成分的渗出、吸附,甚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品失效,有时还会产生 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药包材的选择是否合适,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胶塞是药品包装中瓶装密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在我 国的制药史上,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都是加垫涤纶膜的翻口天然胶塞,天然胶塞本身具有优 秀的物理性能和耐落屑性能。但是,天然胶塞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首先,生物安全性较 差。天然橡胶由乳胶制造而成,其中5%~8%为非橡胶成分,包括类脂及其分解物、蛋白质 以及少量无机盐类,某些蛋白质的存在使得橡胶容易吸潮发霉。有关机构检测表明,药品中 从天然胶塞溶入的异性蛋白是引起人体热原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试验证明天然橡胶胶塞 中释放出的乳胶过敏原可以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其次,化学性质比较活跃,易与药品发生相 互反应。第三,气密性较差。天然胶塞大分子具有较高的柔性,对于各种气体具有较高的扩 散率,从而影响其密封性能。第四,使用工艺复杂。天然胶塞生产环境较差,外来污染较多, 再加上配方比较复杂,因而药厂在封装药品之前,必须对胶塞进行酸碱处理,以便尽可能减 少胶塞对药液的污染。与此形成对比,作为天然胶塞替代品的丁基胶塞,却在上述几个方面 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丁基胶塞具有吸湿率低,化学性好,气密性好,无生理毒副作用等 显著特点,特别适宜于用作药品密封。因此天然胶塞已列入被淘汰之列,而用丁基胶塞取代。
丁基橡胶是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3%)在超低温(-95℃)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共聚 物,为白色或暗灰色透明性弹体,丁基橡胶是气密性最好的橡胶,其气体透过率约为天然橡 胶的1/20,丁基橡胶的耐热性、耐候性和耐臭氧氧化性都很突出。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00 ℃,能长时间暴露于阳光和空气中而不易损坏。丁基橡胶耐化学腐蚀性好,耐酸、碱和极性 溶剂。此外,丁基橡胶的电绝缘性和耐电晕性能比一般合成橡胶好。耐水性能优异,水渗透 率极低。减震性能好,在-30~50℃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在玻璃化温度(-37℃)时仍具有屈 挠性。丁基橡胶的缺点是硫化速度很慢,需要高温或长时间硫化,自黏性和互黏性差,与其 它橡胶的相容性差,难以并用。卤化丁基橡胶是丁基橡胶的改性产品,目的是卤代后提高丁 基橡胶的活性,使之与其它不饱和橡胶产生相容性,提高自黏性和互黏性,以及硫化交联能 力,同时保持了丁基橡胶的原有特性。常用的卤化丁基橡胶有氯化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 两类。
《聚异戊二烯橡胶胶塞生产与性能研究》(徐政,钱寒东《世界橡胶工业2005年第1 期)公开了聚异戊二烯橡胶胶塞生产方法,对聚异戊二烯橡胶医用胶塞生产的几个重要环节 做了分析,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阐述了聚异戊二烯瓶塞生胶的选择,材料配合,生产停放, 清洗等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其主要原材料有聚异戊二烯橡胶,3L天然橡胶,氧化锌,TMTD, DM等促进剂,DTDM,碳酸钙,医用凡士林。
聚异戊二烯橡胶是替代天然橡胶制做医用胶塞的较适宜的胶种之一。然而,在实际生产 过程中,聚异戊二烯橡胶胶塞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化学指标浮动,硫化中容易粘模, 产品容易发粘,清洗要求严格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卤化丁基胶塞配方,这种卤化丁基胶塞 用作瓶装药物的主要封口件和导出件。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即:
一种卤化丁基胶塞,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卤化丁基橡胶 52~53份
煅烧高岭土 38~39份
硬脂酸 0.5~0.6份
聚乙烯蜡(PE蜡) 2~3份
氧化锌 2~3份
酚醛树脂 0.7~0.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7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