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胺糖化几丁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8392.X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西广;李敬;程晓杰;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A61K47/3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糖化 聚糖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的胺糖化几丁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几丁聚糖是一种天然生物多糖,具有资源量大、生物可降解、稳定性好、生物亲和性好和安全无毒性等优点,是开发生物医用材料的良好资源。几丁聚糖在兼性分子材料的研究中已经受到重视。现有的研究发明中,曾有采用共价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几丁聚糖接枝半乳糖的耦合物,例如依次将聚乙烯醇(PEG)和半乳糖共价连接到几丁聚糖分子中,形成的复合物材料不仅能特异性识别肝细胞表面的蛋白受体,还能携载疏水性药物;但是制备这种复合物不但步骤繁琐,而且因其O-糖苷键易于在体内降解导致不稳定;也有报道用聚乙烯醇共价连接到几丁聚糖分子中形成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对pH有敏感性,但对疏水性药物携载能力差;还有报道以半乳糖对几丁聚糖进行糖基化修饰,直接将半乳糖基引入几丁聚糖分子中,形成几丁聚糖复合物,但由于分子中缺少疏水基,作为载体材料在应用中也有一定的缺陷。显然制备对疏水性药物具有高携载能力的,而且稳定的载体材料在药物制剂领域中是特别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胺糖化几丁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几丁聚糖(chitosan)衍生物、氨基糖衍生物和酸酐衍生物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目标产物。首先将酸酐衍生物作为连接臂共价连接到氨基糖衍生物上,生成端基为羧基的单糖衍生物;然后再将端基为羧基的单糖衍生物通过其羧基共价连接到几丁聚糖衍生物的伯氨基上,得到胺糖化几丁聚糖复合物。
其具体技术路线是:1、首先将氨基糖衍生物悬浮于甲醇和甲醇钠混合溶液中,再将酸酐衍生物逐滴加入该悬浮混合液中进行混合反应,向其中加入催化剂,并控制反应的浓度、温度、酸碱度和反应时间;然后通过滴加稀盐酸终止反应,得到端基为羧基的单糖衍生物;2、将步骤1中制得的端基为羧基的单糖衍生物溶液和几丁聚糖衍生物溶液混合,加入催化剂并控制反应的浓度、温度、酸碱度和反应时间,即得到几丁聚糖共价复合物的产物和反应物的混合液;最后将其分离纯化,干燥得到固体产品的胺糖化几丁聚糖复合物。
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制备技术工艺简便和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本发明对原材料有广泛的适用性,所有具有游离氨基的几丁聚糖衍生物均可适用;本发明还对氨基糖衍生物有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具有可以与羧基、酸酐基团相结合的一切单糖及其衍生物;本发明对酸酐衍生物也有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具有可以与伯氨基相结合的一切二元酸的酸酐及其衍生物。因此,本发明不但适合已有几丁聚糖糖基化衍生物,更主要适用于制备同时具有亲水区和疏水区、带有靶向基团的几丁聚糖复合物。本发明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其制备的材料稳定性能好,可以产生自我分子聚集,能用来制造疏水性药物的分散剂;还可以有形成胶囊状分子束的功能,是开发靶向纳米药物胶囊的可选材料。
本发明是以几丁聚糖衍生物、氨基糖衍生物和酸酐衍生物为原料制备兼性高分子材料,获得的新材料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是几丁聚糖衍生物中的新成员。本发明在医药、医用材料、食品、化妆品、环保、农业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前景。因此,具有很好的经济开发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步:首先将氨基糖衍生物悬浮于甲醇和甲醇钠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氨基糖衍生物的浓度是1-10%,甲醇钠的添加量是氨基糖衍生物重量的0.5至3倍;搅拌速度是30-80转/分钟,温度控制在20-30℃,时间是2-4小时,反应过程用惰性气体保护;然后将酸酐衍生物溶液逐滴加入氨基糖衍生物的悬浮液中进行混合反应,其中酸酐衍生物与氨基糖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搅拌速度是30-80转/分钟,反应温度是20-30℃,反应时间是24-60小时;最后滴加0.1M盐酸至pH6以终止化学反应,40-60℃蒸干,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真空干燥得到端基为羧基的单糖衍生物。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可以在酸酐衍生物与氨基糖衍生物溶液混合后即加入催化剂A,催化剂A的使用量可以是酸酐衍生物重量的1至4倍,反应时间可以缩短到12-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3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