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偃麦草易位系不同诱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8573.2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曹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淑兰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麦草 易位 不同 诱导 方法 | ||
1.以抗白粉病烟农15-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与农林26-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附加系杂交,对其后代结合白粉病抗性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F1PMC MI染色体构型紊乱,单价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及微核普遍出现,说明杀配子染色体可有效诱导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从F4鉴定出一批染色体构型稳定且对白粉病表现免疫的单株,它们有可能是抗病易位系。
2.利用中国春5B缺体与抗白粉病烟农15-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杂交,对其杂交后代结合白粉病抗性鉴定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发现:后代PMC中出现较多的多价体,说明中国春5B缺体可有效地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F3有5个抗病单株的PMC MI染色体构型稳定,它们有可能是含有中间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的特殊材料。
3.以抗白粉病烟农15-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为材料,通过幼胚培养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并分析了再生植株的无性系变异情况,发现无性系中存在明显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为通过组织培养创造易位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淑兰,未经曹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5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