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实火型口疮的中药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8682.4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9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民;徐晓斌;肖凤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新民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0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正焰 |
地址: | 27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实火型 口疮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实火型口疮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实火型口疮:①采用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②采用阿莫西林:可见皮疹、口服大量后可有恶心、上腹部不适、腹泻等;个别出现伪膜性肠炎。③采用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能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也可出现短暂性转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④采用磺胺甲恶唑: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偶见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实火型口疮的中药制备方法。口疮是口腔粘膜发生的炎症性病变,它与全身因素有密切关系。可由滤过性病毒或霉菌等感染所致。病因病机:心脾积热,上攻于口,灼伤粘膜,溃烂成疮。实火型口疮的临床表现;口腔溃疡周围红肿,灼热疼痛,心烦,口干,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生地30重量份、黄连9重量份、淡竹叶12重量份、木通6重量份、生石膏12重量份、知母9重量份、栀子6重量份、天花粉6重量份、芦根18重量份、莲子心9重量份、金银花18重量份、连翘9重量份、紫花地丁9重量份、蒲公英12重量份、大青叶12重量份、板蓝根12重量份、红藤6重量份、锦灯笼9重量份、山豆根9重量份、青果6重量份、贯众6重量份、蚤休6重量份、半边莲6重量份、黄芩9重量份、生大黄9重量份和生甘草6重量份,将以上26味中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中药液为500毫升即为治疗实火型口疮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容易在消化道内吸收。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青霉素引起的变态反应;避免应用阿莫西林引起的恶心、腹泻及伪膜性肠炎;避免应用羧苄西林引起的神经毒反应;避免应用磺胺甲恶唑引起的结晶泵、血尿等不良反应。生地、黄连、淡竹叶、木通这4味药均性寒,以入“心经”为主,“舌为心之苗”均能清泻心经之火,以治疗实火型口疮。其中生地兼能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黄连兼能清热燥湿,解毒医疮;淡竹叶兼能利尿通淋、除烦;木通兼能利尿、宣通血脉。这4味药共同起到清心火、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燥湿、解毒医疮、除烦之功效。在治疗实火型口疮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生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莲子心、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红藤、锦灯笼、山豆根、青果、贯众、蚤休、半边莲以上19味药多数性寒,均能清热,前6味药以清热泻火为主,后13味药以清热解毒为主。其中生石膏兼能除烦止渴、生肌敛疮;知母兼能滋阴退蒸、生津止渴;栀子兼能除烦、泄热利湿、凉血止血;天花粉兼能生津、消肿排脓;芦根兼能生津、清肺泻热、清胃止呕、宣毒透疹;莲子心,兼能安神、降血压。金银花兼能凉血止痢;连翘兼能清火散结;蒲公英兼能清肝明目;大青叶兼能凉血化斑;板蓝根兼能凉血;红藤兼能消痈散结;锦灯笼兼能利咽消肿、降气化痰、利尿通淋;山豆根兼能利咽消肿;青果兼能清肺利咽;蚤休兼能散结消肿;半边莲兼能利水消肿;以上19味药共同起到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生津、除烦止渴、凉血、散结消肿、利咽之功,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实火型口疮的作用,故为臣药。黄芩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能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安胎、清热降压。能清肺、大小肠、脾、胆诸经之湿热,凡上中二焦,湿热邪火之症,最为常用。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证实:黄芩含有黄芩素、贝加因及黄芩宁等。黄芩具有解热、利尿、抗菌、抗病毒、抗真菌、镇静及降压等作用。体外试验:黄芩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黄芩因善行上焦,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生大黄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脾、肝、心包经。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大黄苦寒沉降,气味俱厚,力猛善走,能直达下焦,荡涤胃肠积滞,清泻血分实热。用于胃肠宿食燥粪、腹部胀痛、大便不通、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因能引热下行,又有“上病下取”之意,所以亦为佐药。生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既能纠正诸药之偏性,又能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生地、黄连、淡竹叶、木通、生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莲子心、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红藤、锦灯笼、山豆根、青果、贯众、蚤休、半边莲、黄芩、生大黄、生甘草。这26味药配伍应用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凉血、散结消肿、利咽、清肠通便之功效。是治疗实火型口疮的最佳配方。生地:甘、苦,寒。入心、肝、肾经。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黄连:苦,寒。入心、胃、胆、大肠经。清热泻火,清热燥湿,解毒医疮。淡竹叶:甘、淡,微寒。入心、肺、小肠经。利尿通淋,清心除烦。木通:苦,寒。入心、肺、小肠、膀胱经。降火利尿,宣通血脉。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清热降火,除烦止渴,生肌敛疮。知母:苦,寒。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退蒸,生津止渴。栀子: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泄热利湿,凉血止血。天花粉:甘、微苦、酸,微寒。入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芦根:甘、寒。入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泻热,清胃止呕,宣毒透疹。莲子心:苦、寒。入心经。清心安神、降血压。金银花:甘,寒。入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连翘:苦,微寒。入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清火散结。紫花地丁:苦、辛,寒。入心、肝经。清热解毒。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大青叶:苦、咸,寒。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板蓝根:苦,寒。入心、胃经。清热凉血解毒。红藤:苦,平。入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锦灯笼:苦、酸,寒。入心、肺、肾、膀胱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降气化痰,利尿通淋。山豆根:苦,寒。入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青果:甘、涩、酸,平。入肺经。清肺利咽,解毒。贯众:苦,微寒,有小毒。入肝、脾经。清热解毒。蚤休:微苦,凉,有小毒。入肝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半边莲:甘、淡,微寒。入肺、肝、肾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黄芩:苦,寒。入肺、大、小肠、脾、胆经。清热泄火,清热燥湿,清热安胎,清热降压。生大黄:苦、寒。入胃、大肠、脾、肝、心包经。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生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新民,未经徐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6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