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冷凝式干燥的湿污泥焚烧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8869.4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清刚;高鸣;朱建国;李诗媛;李云玉;那永洁;包绍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4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干燥 污泥 焚烧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带冷凝式干燥的湿污泥焚烧处理方法,用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焚烧处理含水率为60~90%的湿污泥,其特征在于:
a)在除尘器后设置间壁式换热器,将焚烧炉排出的烟气和湿污泥分别引入间壁式换热器,使烟气在换热器中冷却至露点,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湿污泥吸收烟气降温释放的显热和水蒸气凝结释放的潜热,使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被干燥;其中,湿污泥吸收的水蒸气凝结释放的潜热多于其吸收的烟气降温释放的显热;
b)经过冷凝式干燥后的污泥送入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炉膛,在850~900℃的温度下焚烧;
c)对间壁式换热器排出的含有水蒸气和少量不凝气体的乏气进行冷却,使水蒸气冷凝,不凝气体通入焚烧炉炉膛上部焚烧;
d)同时,使用后的烟气从间壁式换热器排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凝式干燥的湿污泥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烟气从间壁式换热器排出后,与经过预热的空气混合,再经烟囱排放;空气利用进入间壁式换热器之前的烟气进行预热。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凝式干燥的湿污泥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烟气从间壁式换热器排出后,部分或全部经尾部烟道再热后,再经烟囱排放。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凝式干燥的湿污泥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经过冷凝式干燥后的污泥,又经二次干燥再送入焚烧炉焚烧。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冷凝式干燥的湿污泥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干燥,是在流化床干燥器中进行,流化床干燥器内的放热盘管与焚烧炉尾部烟道中的热交换器相通,其中充有的换热介质从尾部烟道的烟气中吸热,在流化床干燥器中放热;流化床干燥器底部通入流化空气;流化床干燥器排出的乏气通入焚烧炉炉膛下部作为炉膛二次风;流化床干燥器内的工作温度为75~95℃。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冷凝式干燥的湿污泥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干燥器与焚烧炉返料器相通,将一部分循环灰引入流化床干燥器作为干燥热源。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凝式干燥的污泥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经过冷凝式干燥后的污泥,含水率降低至≤75%。
8.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冷凝式干燥的污泥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污泥经二次干燥,含水率降低至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8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封防爆门
- 下一篇:深海裸岩墩护筒、定位桩、水下围堰一体化平台及施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