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计字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9283.X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欣;吕肖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60 | 分类号: | G06T1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计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字库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部分计算机字库都源自于设计字稿。所谓的设计字稿,是由专 业字体设计师依自行创意的汉字风格、笔形特点和结构特点,书写或描绘的汉 字字形的设计稿。在计算机字库的制作过程中,大致分为以下阶段:设计字稿; 扫描输入计算机;识别设计字,进行数字化拟合;修字,质检;整合成库等。
在计算机字库制作过程中,字稿设计与制作是第一个阶段;其中,设计字 稿的样式,不仅影响字体设计师书写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计算机字库开发周 期和质量。一般设计字稿都要求设计师将字写在一个正方形格子即字框内。字 框的主要作用为规范设计师的书写,即书写位置、字体大小以及书写的一致性。 通过该字框有利于设计字稿的后期处理。
将设计完成的设计字稿扫描输入计算机为计算机字库制作过程的第二阶 段。在完成第二阶段的扫描输入计算机之后,便进入识别设计字进行数字化拟 合等后续阶段。在执行上述计算机字库制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设计字与字框粘 连的情况即设计师书写的文字与字框连接,这样就加大了后续对设计字的识别 难度,粘连的笔画不易提取。为保证字库的质量可以简单的将与字框粘连的笔 画通过人工处理将其去掉。但是,这样将大大降低制作计算机字库处理流程的 效率,及自动化程度,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延长字库开发周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设计字稿中与字框的粘连文字识别难度大,粘连的 笔画不易提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在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包括:
接收携带有虚框样式的设计字稿;
将所述设计字稿去掉虚框,获取不粘连的设计字稿。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预设置所述设计字稿为虚框样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虚框样式为:在字框的内部设置的一个虚线字框;所述 的虚线字框占据整个字框的居中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虚线字框的大小为整个字框的80%。
进一步地,所述的虚线字框的虚线点的长度与相邻点间的空白距离之比为 1∶5。
进一步地,将所述设计字稿去掉虚框,获取不粘连的设计字稿的步骤,具 体包括:
设置去除设计字稿中连通区域黑点个数的阈值;
根据所述的阈值,去除所述虚框,获取不粘连的设计字稿。
在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装 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有虚框样式的设计字稿;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设计字稿去掉虚框,获取不粘连的设计字稿。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预设置单元,用于预设置所述设计字稿为虚框样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设置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虚框样式设置为虚线字框占 据整个字框的居中位置,且所述的虚线字框的大小为整个字框的80%。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设置子单元,用于设置去除设计字稿中连通区域黑点个数的阈值;
虚框去除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阈值,去除所述虚框;
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不粘连的设计字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对虚框样式的 设计字稿进行去虚框处理,从而获取不粘连的设计字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后续对设计字稿的识别阶段简化,并且解决了粘连的笔 画不易提取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缩短了字库的开发周期,提高 了制作计算机字库处理流程的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方法中步骤102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装置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 30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字稿的处理方法在计算机字库制作过 程的实现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9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