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蛹虫草菌种分离保藏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40119.0 申请日: 2008-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1748073A 公开(公告)日: 2010-06-23
发明(设计)人: 邢礼军;马荣才;刘宝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M1/24;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朋飞
地址: 100097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虫草 菌种 分离 保藏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蛹虫草栽培技术领域,涉及蛹虫草菌种及遗传特性 保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又名蚕虫草、北冬虫 夏草,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核菌纲(Pyrenomycetes)、球壳 目(Sphaeriales)、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 (Fr.)Link)真菌。蛹虫草是虫草属真菌的模式种,在自然界多寄 生在多寄生在多种鳞翅日昆虫的幼虫和蛹上。

近年来,很多研究都表明,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化学成分及药理 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但价格却远远低于冬虫夏草,因此,蛹虫草 的开发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在市场。人工培养蛹虫草是解决野生虫草 来源不足的良好途径,相关的研究很多,然而人工培养过程中菌种 退化现象严重是制约产业化开发的一大瓶颈。影响人工培养蛹虫草 菌种退化的因素很多,简单的可以分成两的大类,一类是菌株的遗 传特性造成菌种的退化(内因)。一类是培养条件、操作环节、环境 因素导致的菌种退化(外因)。

人工培养蛹虫草要得到子实体,先决条件是这个蛹虫草菌株要 有形成子实体的能力,不同菌株所具备的遗传背景是不一样的,所 以它们具备形成的子实体的能力有差异。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即 使是优势蛹虫草菌株,随着菌种传代、转接次数的增加或保藏时间 的延长,菌种资源极易退化。

蛹虫草菌种退化的形态表现为:角变现象增加;菌丝长势变弱, 子实体原基的产生减少,培养周期越来越长,菌丝易老化;菌丝体 色素变弱,甚至没有色素的产生,子实体产量显著减少且品质改变 等。在生产上通常蛹虫草菌种转管次数不宜超过3次(俞孕珍, 1995)。

蛹虫草菌种退化后表现在子实体上为产量和品质下降,畸形率 上升,甚至不分化子实体原基(王升厚,1998)。

在实际的蛹虫草规模化生产的菌种分离和筛选过程中,最常采 用的是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就是指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纯 菌丝的方法。食用菌的子实体实际上就是菌丝体的纽结物,它具有 很强的再生能力。因此,只要切取一小块子实体组织,把它移植到 培养基上,就能获取纯粹的菌丝体。

组织分离培养,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乃是一种无性繁殖,是 从组织—菌丝—组织—菌丝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遗传变异小,但 在无性繁殖过程中可能产生自然变异和突变,但组织分离产生的变 异不很大,是一种累积、渐进的过程,变异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 的。组织分离法还会因取样时子实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和部位,以及 个人的经验和技巧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组织分离法取样位置不同遗传特性产生区别的一个典型事例 是:香菇同一菌种子实体菇肉、菇柄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间既保持 了遗传物质相对稳定性和遗传性状的稳定性(DNA相似性在88%以 上),存在着相对的遗传变异,虽然变异极为细微,但是预示着一 种潜在必然趋势,反映了累积、渐进的漫长过程,这是由于内、外 因造成的,但主要是由于遗传型的变异造成的,育种工作者不应忽 略这种变异的存在,因为这很可能是造成某些菌种退化和变异的原 因所在。(香菇子实体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的遗传相关性上海农 业学报1997,13(4):85~88)

孢子分离法是利用食用菌成熟的有性孢子即担孢子、子囊孢 子,无性孢子即厚垣孢子、节孢子、粉孢子等萌发成菌丝,来获得 纯菌种的一种方法。由于孢子的数量大,变异的机会多,因此采用 孢子分离法,可以有更多选择优良菌株的机会,而且孢子的生活力 强,所得菌种菌龄小,生活力旺盛。但是有些食用菌的担孢子不易 萌发成菌丝,还有些食用菌的孢子有两种或四种极性,单孢分离的 菌株有时不产生子实体,必须经过交配,得到结实性的双核菌丝, 才能用于产生。故孢子分离法又有单孢分离法和多孢分离法两种。

单孢分离法是指每次只取一个担孢子,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 得纯菌种的一种方法。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 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食用菌纯菌种一种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