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构网络中不同丢包模式隶属度函数的构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0187.7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4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甄雁翔;苏放;向慧侃;范英磊;李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W28/04;H04W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不同 模式 隶属 函数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线/有线融合的异构网络环境下,根据误码丢 包模式和拥塞丢包模式下隶属度函数的特点,将高斯分布的均值和方 差作为丢包模式区分参数进行分类,从而构建不同丢包模式隶属度函 数的方法,属于网络服务质量(QoS)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无线/有线融合的异构网络环境中,现有技术把所有的分组丢失 简单归因于网络拥塞的盲目性严重恶化了无线网络中TCP的性能。如 果TCP仍然遵循丢包必然是由拥塞引起的原则,盲目减小发送速率, 就势必降低带宽利用率,导致TCP性能的无谓恶化。因此,在有线/ 无线混合的异构网络环境下,要实现理想的控制策略,就必须能够正 确区分无线误码所造成的丢包和网络拥塞所造成的丢包,从而分别采 取不同的控制策略。
在发明人发表的论文《一种基于Fuzzy丢包区分的TCP拥塞控制算 法》(载于《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0卷7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 不同丢包模式下丢失包对(Loss Pair)探测包相对单向传输时延 (Relative One-way Delay,简写为ROD)的统计特性,构造不同丢包模 式的隶属度函数,从而进行误码丢包和拥塞丢包区分的方法。该方法的 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选取丢失包对(Loss Pair)中的探测包的单向传输时延ROD作为统 计参数,分别统计其在网络拥塞丢包模式Ac和无线误码丢包模式Aw下的 概率分布,从而在论域U=[0,RODmax]上,针对两种丢包标准模式:分别构 造其隶属函数和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丢包区分。
丢失包对是指由发送端背靠背发送的一对数据包,其中一个包丢失, 因为两个包传输过程足够接近,所以在丢失包前成功传送的探测包的ROD 体现了丢失包在网络传输中的时延状态。因此,在两种丢包原因区分中, 相对于误码丢包,丢失包对中探测包的ROD可以较好地反映拥塞时数据 包在网络中的最大排队时延。
对于只有自拥塞丢包的模式Ac1,由于丢失包对中的探测数据包往往 反映了丢失包在瓶颈链路中的最大排队时延,因此,该数据包的ROD统 计特性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即
因此,对于拥塞丢包模式Ac=Ac1∪Ac2,则此时数据包穿越全部n个节 点的ROD隶属度函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