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医学流体的微型可逆密封结构和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0371.1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文;秦健;王子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医学 流体 微型 可逆 密封 结构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流体的微型可逆密封结构及其 制作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微加工技 术制作的用于生物医学微流体的微型可逆密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化生物化学分析系统由于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本低、 体积小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门诊、法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 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微型化生物分析系统通常需要将用于样品纯 化、混合、扩增、分配的微流体生物芯片和生化测量单元进行高度集 成。在进行样品的处理、制备和扩增的过程中,由于微流体样品溶液 的量很少,如果密封不好,则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很容易被蒸 发。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密封结构对微流体进行密封。
对微流体的密封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可逆密封,另一种是 不可逆密封。不可逆密封通常是利用微加工技术中的键合等方式实现 的。通过不可逆密封方法对微流体进行密封所获得的产品在可靠性、 可控性、以及可重复性等方面存问题。而利用聚合物材料进行可逆密 封具有快速易行、可在室温条件下完成等优点。目前常用的可逆密封 材料是PDMS,即聚二甲基硅氧烷,俗称硅橡胶。通常进行可逆密封 的方式是将密封结构直接制备在流体仓上面。对于复杂的生物流体系 统(如在密封的一边需要制作电极等结构),上述可逆密封方法有很 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可逆密封结构和实现方法,利用该结构不 但可以实现重复可控的密封,而且可以对密封结构进行图案化,在密 封的一端制作电极等功能单元。从而实现复杂流体芯片的灵活性和实 用性。
具体地,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生物医学微流体的微型可逆密 封结构,该结构由两个衬底、微流体沟道和流体反应仓、PDMS密封 层构成。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作生物医学微流体的微型可逆密 封结构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衬底上制作图案化的PDMS密封层;
在第二衬底上制作微流体沟道和微流体反应仓等流体控制和处 理功能器件;以及
采用适当的对准操作方式,进行微流体芯片的可逆密封。
其中,在第一衬底上制作图案化的PDMS密封层时,由于可以 对PDMS进行图形化,可以在第一衬底上同时集成微电极、微传感 器等功能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衬底上制作的所述流体沟道和 反应仓的厚度为10-1000μ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所述PDMS是 1-10μm厚的薄层,对该薄层进行图案化可以通过采用等离子体干法 或者其他刻蚀方法进行。
在本发明的上述密封结构和制作方法中,由于采用了双衬底结 构,分别将微流体单元和密封层制作在两个不同的衬底上,采用 PDMS作为密封层,对PDMS密封层进行图案化,从而可以实现复 杂灵活的微流体芯片系统集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附图及 其所表示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是要 以任何方式来将本专利申请的范围限制于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本发明的双衬底密封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上下结构处 于分开状态;
图2示出本发明的双衬底密封结构的另一剖视示意图,其中 上下结构处于密封结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分别示出本发明的双衬底密封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1所示为上下结构处于分开的状态,而图2所示为上下结 构处于密封结合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制作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 的双衬底密封结构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制作PDMS密封层:
首先配制PDMS预聚合物。为了配置PDMS预聚合物,需要 将PDMS基质与固化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制作过程中, 为了防止PDMS固化后有气泡嵌入影响密封效果,通常需要对 PDMS预聚合物进行脱气处理。
然后旋涂PDMS。即:把表面制作有功能器件单元的衬底(a) 设置于旋涂机上,将经过脱气处理的PDMS预聚合物滴在上面, 以一定转速旋涂。然后将旋涂有PDMS预聚合物的衬底(a)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