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0833.X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贾毅刚;宋建康;刘兵义;马丙丙;李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28/14;H04W8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数据传输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使用传统交换机或者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分复用)承载的软交换的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通讯系统,为了实现加密数据的透明传输,需要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将主叫终端发送的加密的数据包使用ISLP(Intersystem Link Protocol,系统间链路协议)技术封装到64KB TDM帧中,生成ISLP帧,核心网透明传输所述ISLP帧,不对数据做任何处理,另一侧的BSC识别出ISLP帧并将加密数据提取出来并发送给被叫终端。而对于非加密数据采用64KB PCM(Pulse Code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帧在TDM上传输。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发展,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承载的交换架构成为未来软交换网络构架的发展趋势。在采用IP承载的软交换架构中,语音数据使用特定的编解码格式在IP网络上传输。
为了实现存在IP承载的网络架构中,加密数据的透明传输,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需要IP软交换对IP报文头进行探测,以识别出加密数据,进而对加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实现在IP承载网上透明传输。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当CDMA系统由TDM和IP混合承载组网时,由于TDM承载链路上分别采用ISLP帧和PCM帧传输加密数据和非加密数据,数据在从TDM承载链路向IP承载链路转换,或者从IP承载链路向TDM承载链路转换时,需要识别加密数据,对加密数据进行处理后传输。但出于数据传输安全的考虑,往往不希望加密数据被检测到,因此,现有技术的这种解决方案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数据在支持加密数据传输的网络中传输时,如果转发所述数据的网络设备支持时分复用TDM承载的数据传输方式,则该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预定编解码格式的数据;
将所述预定编解码格式的数据封装为系统间链路协议ISLP帧并发送。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设备,包括:
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预定编解码格式的数据,将预定编解码格式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封装模块;
数据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预定编解码格式的数据封装为ISLP帧,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ISLP帧。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设备,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ISLP帧;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如果解析出来的数据是非加密数据,则将所述非加密数据转换为PCM帧后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如果解析出来的数据是加密数据,则将所述加密数据解密后转换为PCM帧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PCM帧。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
核心网设备,用于将接收到的IP数据转换为预定编解码格式的数据,将所述预定编解码格式的数据封装为ISLP帧后发送;
接入网设备,用于将接收到的终端发来的数据转换为预定编解码格式的数据,将所述预定编解码格式的数据封装为ISLP帧后发送;将接收到的核心网设备发来的ISLP帧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出来的数据按照终端支持的编解码格式发送给终端。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支持加密数据传输的网络中,网络设备将数据采用预定编解码格式封装为ISLP帧后在所述网络的TDM上传输,因此,所述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不在区分加密数据和非加密数据,从而也无需对加密数据进行识别就能够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一种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