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移动床式褐煤干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0897.X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由长福;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7/10 | 分类号: | C10B5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移动 褐煤 干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褐煤干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水平移动床式褐煤干燥技术,属于煤 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褐煤是泥炭成岩作用的产物,即植物残骸在物理、生物、化学作用下变成的岩石。 褐煤是煤炭资源中煤化程度较小的煤,属于软质煤。与其它煤种相比,褐煤含氧量高, 灰分大,密度小,易于自燃,煤粉容易爆炸。根据预测,全球褐煤地质储量约为4万亿 吨,占煤炭储量的40%弱。褐煤储量占我国煤炭总探明储量的13%左右,是我国的主 要煤炭资源的一种,主要用于燃烧、热解、炼焦、气化、提取褐煤蜡及褐煤微生物的转 化与利用,在我国动力与化工用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褐煤是一种高挥发分(50 %左右)、高水分(30%左右)、高灰分(30%左右)、低热值(14MJ/kg左右)、低灰熔 点的劣质燃料。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和华北等地,集中在内蒙古、云南和黑龙 江等省。由于经济发展较慢,这些地区的用煤量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少。因此,需要 将褐煤运输到距离比较远的利用场地。由于褐煤中高水分的存在,造成了铁路系统的运 力浪费。褐煤干燥技术就是将其就地干燥的过程,可获得高发热量的动力用煤。该过程 既减少了铁路系统为运输高水分褐煤所造成的浪费,对于褐煤的高效梯级利用具有重要 的实际意义。
褐煤干燥方式主要有流化床、回转窑等,干燥介质主要有烟气、水蒸汽等。从干燥 原理看,流化床干燥工艺存在大型化及流态控制问题,而回转窑干燥工艺其处理量受到 加热气体量的限制,很难大型化应用。从干燥介质看,由于褐煤是一种极易析出挥发分 的煤种,在采用含氧气体干燥过程时,如果出现局部氧化放热所导致的过热问题,容易 引起挥发分燃烧,从而造成干燥系统的燃烧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现有褐煤 干燥工艺多处于规模示范阶段,稳定运行问题是困扰这些工艺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之 一。从褐煤干燥技术的应用情况看,目前尚缺少工程应用与经济性等方面均完善的工艺 与技术。因此,从目前褐煤干燥工艺发展情况看,可大型化的、现场操作简单、性能稳 定的高效褐煤干燥技术一直是研究与开发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褐煤干燥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运行稳定性较差和难以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水平移动床的褐煤干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平移动床式褐煤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需进行干燥的褐煤物料由给料装置均匀布置在水平移动床上,料层的厚度在 500mm~1000mm范围内;所述的移动床由多块载料板组成,每块载料板上均开有一次热 气体布风口,载料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作往复运动,通过此往复运动实现对物料的翻 滚和输送;褐煤物料停留时间在20~50min范围内调整,并在移动床上部和褐煤物料中 布置搅拌装置,加速对物料的翻滚;
b.一次热气体由鼓风机鼓入风室,通过载料板上的布风口后与褐煤接触,一次热 气体速度方向与物料输运方向垂直;所述的一次热气体为氧气含量低于10%、温度在 120~240℃的热气体;
c.热气体温度从入口的120~240℃降到干燥气体出口的高于露点温度5~15℃之 间,完成干燥过程。
d.从水平移动床漏入风室中的褐煤由回收装置定期收回。
为了给褐煤料层的中上部提供更多的高温气体,加强气固传热、传质,本发明可在移动 床上部布置二次热气体补给装置,所述的二次热气体为氧气含量低于10%、温度在120~ 240℃的热气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本发明对褐煤物料形状、尺 寸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由于移动床由多块载料板组成,通过增加载料板数量即可增 加移动床的尺寸,因此在工程实际中容易大型化,运行稳定性好,方便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平移动床式褐煤干燥方法示意图。
图中:1-褐煤入口;2-褐煤物料;3-外加搅拌装置;4-干燥气体出口;5-热 气体二次补给装置;6-装置主体外壳;7-褐煤出口;8-载料板;9-热气体入口;10 -热气体混合室;11-水平移动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除耐高温有机硅密封剂的脱胶剂组合物
- 下一篇:电荷转移式电梯操纵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