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时通讯的方法、服务器、IM客户端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0910.1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8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泰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时通讯 方法 服务器 im 客户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时通讯的方法、服务器、IM客户端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IM(Instant Messager,即时通讯)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沟通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使用IM客户端彼此进行即时的沟通。除了聊天这种最常见的即时沟通之外,人们还希望进行其他方式的即时沟通,如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得某好友更新的个人资料、添加的照片、更新的博客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希望即时获得的资讯,这里可以将这些资讯统称为社会资讯。
社会资讯包含了IM客户端按时间顺序所收到的所有“事件”。这包括但不限于:聊天信息、状态更新、基本资料的变化、收到的电子邮件和场景的变化等。需要用户交互的活动,如接受文件上传等,也可以被纳入社会资讯中来。
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即时通讯中,用户需要通过点击查看不同的社会资讯,并且获得社会资讯的方式是非常分散的,不但需要用户付出很多的互动,还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用户过多的注意力,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发明内容
为了使用户最大程度地从与种类繁多的社会资讯的交互中解脱出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时通讯的方法、服务器、IM客户端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即时通讯的方法,包括:
接收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信息中携带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标识、内容和发起者;
根据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标识获得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
将所述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发送给即时通讯IM客户端;
所述IM客户端将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发起者、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内容、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中的至少一项进行显示。
所述接收社会资讯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种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标识;
根据所述类型标识设置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
为每种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设置用户的行为参考。
在将所述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发送给IM客户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IM客户端是否已登陆网络;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发送给即时通讯IM客户端具体包括:
当所述IM客户端已登陆网络时,将所述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发送给IM客户端。
当所述IM客户端未登陆网络时,将所述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进行保存;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发送给IM客户端,具体包括:
当所述IM客户端登录网络时,将所述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发送给所述IM客户端。
所述IM客户端将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发起者、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内容、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中的至少一项进行显示,具体包括:
所述IM客户端按照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发起者、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内容、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中的至少一项进行显示。
一种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信息中携带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标识、内容和发起者;
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标识获得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发送给即时通讯IM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准备模块,用于获取多种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标识;根据所述类型标识设置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为每种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设置用户的行为参考。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IM客户端是否已登陆网络;
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IM客户端已登陆网络时,将所述社会资讯信息、所述社会资讯事件的类型及相应的用户行为参考发送给所述IM客户端。
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IM客户端未登陆网络时,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