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人群用维生素补充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0952.5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白厚增;焦颖;杨则宜;贺刚;田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07 | 分类号: | A61K31/07;A61K31/51;A61K31/525;A61K31/375;A61K31/4415;A61K31/355;A61K31/455;A61K31/519;A61K31/59;A61P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69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人群 维生素 补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生素补充剂,特别涉及一种对运动人群消除血乳酸及提高运动成绩有利,运动人群适用的维生素补充剂。
背景技术
维生素是一类存在于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维生素不是机体的结构成分,不提供能量,但却担负着特殊的代谢功能。它可分为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及烟酸、尼克酸等,这类维生素在体内无法储存,必须经常摄取,当营养素充足时,多余部分可以从尿中排出;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这类维生素不溶于水,故排泄较慢,可以在肝内储存,需要时再释放,但是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
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人体中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必须通过食物摄取或额外补充,因此维生素已经成为大众和运动员应用最广泛的营养补充剂之一。
维生素补充剂对于运动员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运动时物质代谢旺盛,使维生素的需要量较之一般人群明显增加,已有研究证明,肌肉活动会加速维生素不足症的发生,使症状加重。实验证明:当运动量加大时,维生素C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其需要量将超过按热能比例计算的数值;运动员的代谢较常人旺盛,常人在37℃时,8小时内叶酸可随汗液排出30μg,但运动员的叶酸派出量约为普通人群的2-5倍,导致需要量较普通人群为多。另外还有研究发现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等都对运动及能量代谢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由于运动员从事的项目的不同,对维生素的需求也不同,如乒乓球和射击运动员由于对视力的要求,致使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大;冰上项目运动员由于长期在低温环境下训练,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也比较大;因为膳食结构和运动引起的需要量增加,运动员对维生素B1的摄入量普遍不足(对运动员营养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适量的维生素C对提高运动能力也是有帮助的,但大剂量的使用不利于B12的吸收,并会提高尿中尿酸和草酸的含量。
而且运动员在控制体重,减轻体重或进食紊乱等特殊情况下,更易出现维生素缺乏对运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适量的补充维生素,防止维生素缺乏。维生素不足时,机体的活动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代谢紊乱、酶活力减低、氧化还原过程迟缓、运动效力降低,会出现倦怠、食欲下降、头疼、便秘、易怒、疲劳,严重者可导致机体的生活能力及器官机能衰竭,尤其会影响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和发育。
基于上述原因,补充合适和适量的维生素对于运动员极为重要,但目前大多数运动队都在使用常规的维生素补充剂,这类维生素补充剂是针对一般人群摄入障碍而设计的,其配方主要针对一般人群的日常需要,因此虽然维生素种类设计比较全面,但在维生素的剂量上,并未充分考虑到运动员的特殊需要,运动员所缺乏的几种维生素补充不足,而运动员本身并不缺乏的维生素可能会远远大于建议摄入量的上限。简单的说就是“缺的不够,够的不缺”。
显然,由于运动员对上述提到的一些维生素的需要量与一般人群的需要量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适用于运动员,并推广适用于运行人群的维生素补充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运动人群的维生素补充剂。
本发明人对5个国家,多个项目运动队(包括中国国家队在内)进行的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运动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摄入不足问题,共同的特点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摄入过低。表1是普通人群和运动人群对各种维生素每日需求的比较:
表1 普通人群和运动人群对维生素每日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供快速服务访问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角度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