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氰甲基吡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2571.0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应中;李月琴;陶弦;徐慧华;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57 | 分类号: | C07D213/5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学成 |
地址: | 21001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吡啶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医药中间体氰甲基卤代吡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氰甲基卤代吡啶,特别是邻位卤代的氰甲基吡啶,由于具有活泼的亚甲基、氰基和卤素等活性基团,在制备杂环并吡啶衍生物中是特别有价值的中间产物。而杂环并吡啶衍生物的特征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中枢系统疾病药物的基本骨架(US 2005/0054631A1)。
据已知方法,制备例如2-氯-3-氰甲基吡啶是如下进行的:
首先用3-溴吡啶和乙腈在KNH2作用下生成3-氰甲基吡啶,产率80%(IzvestiyaAkademii Nauk SSSR,Seriya Khimicheskaya,1981,12,2812-15)。3-氰甲基吡啶用双氧水氧化成3-氰甲基吡啶氮氧化物,产率87%(J.Am.Chem.Soc.1959,81,740-744)。然后,3-氰甲基吡啶氮氧化物再和三氯氧磷在二氯甲烷中反应生成2-氯-3-氰甲基吡啶,产率37%(Synthesis 1992,6,528-530)。此方法的缺点是产率比较低,而且用三氯氧磷氯化时容易同时生成4-氯-3-氰甲基吡啶和2-氯-5-氰甲基吡啶等副产物,造成产物分离困难,这使得难以应用于工业规模的生产中。
作为另一个替代方法,3-溴-4-氰甲基吡啶可根据下制备:
3-溴-4甲基吡啶用38%双氧水氧化生成3-溴-4-甲基氮氧化物。3-溴-4-甲基吡啶氮氧化物和对甲苯磺酰氯反应,紧接加入氰化钠反应,即生成3-溴-4-氰甲基吡啶,但是产率只有19%,还有10%的二聚物(Synthesis 1992,6,528-530)。这个方法不仅产率低,伴随生成的副产物含量太大,不适应工业化规模生产。
因此,希望得到的氰甲基卤代吡啶,特别是邻位卤代的氰甲基吡啶可行的制备方法,其可避免已知方法中的产率低,副产物多而导致分离纯化困难的问题。现在,这些已知的缺陷可用本发明的方法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易得,操作简便,而且产率较高的氰甲基卤代吡啶的制备方法。
本方法以结构式1所示的吡啶甲酸为原料,经过酰氯化,酯化,还原,卤代和氰基化得到结构式2所示的氰甲基吡啶,
其中X为氯,溴或碘,R为C1~C4的烷基。
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相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在于原料易得,每一步的反应条件都不苛刻,在工业化生产中很容易操作,总产率达到82.1%,显著提高了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基团X代表卤素中的氯,溴或碘,可在吡啶环上的任意位置,也就是在2-,3-,4-,5-,6-位。氰甲基也可以在吡啶环上的任意位置,也就是在2-,3-,4-,5-,6-位。卤素和氰甲基的相对位置可以是邻位,间位和对位的关系。
上述酰氯化试剂包括氯化亚砜,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氯氧磷,草酰氯;其中酰氯化试剂与物料的摩尔比为1∶1~5∶1;酰氯化反应温度为50~100℃。
上述酯化反应包括甲醇酯化,乙醇酯化,异丙醇酯化,叔丁醇酯化;其中酯化反应醇与物料的摩尔比1∶1~5∶1;酯化反应温度0~100℃。
上述还原反应试剂包括AlLiH4,NaBH4/红铝,NaBH4/MeOH,NaBH4/I2,NaBH4/AlCl3,NaBH4/ZnCl2,NaBH4/CaCl2,NaBH4/TiCl4,NaBH4/ZrCl4;其中还原剂与物料的摩尔比1∶1~12∶1,催化剂与物料摩尔比为0.01∶1~3∶1;还原反应温度为0~100℃。
上述卤代试剂包括氢氯酸,氢溴酸,氯化钠/浓硫酸,溴化钠/浓硫酸,氯化亚砜,溴化亚砜,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三氯氧磷,三溴氧磷,草酰氯,草酰溴;其中卤代试剂与物料的摩尔比为1∶1~5∶1;卤代反应的温度为-1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2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