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步进式衰减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2702.5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洪;马晓东;陈小星;曹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亿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5/00 | 分类号: | H03H5/00;H04N7/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海泉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进 衰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衰减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的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网络中调整正反向电平的步进式衰减器。
背景技术
有线电视用同轴电缆的特性是:电缆越长高频损耗越大,而低频却变化很小,比如75-5电缆线对于不同频段的线损为:5MHz≤2.0dB,65MHz≤4.7dB,200MHz≤9.0dB,550MHz≤15.8dB,800MHz≤19.0dB,1000MHz≤22.0dB。而对于双向HFC网络来说,在设计之初所考虑的是高频信号的衰减,所以这样就造成了低频信号到达用户的电平过高现象。目前,设计者以及设备生产商,用来解决低频端电平过高这一问题的一般方法就是减小放大器低端增益,但是仍无法解决同轴电缆低频线损较小带来的低频端电平过高问题。而如果采用别的产品(如分支器或一般的衰减器)来抑制低频又往往会同时影响到高频部分。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03668Y公开了一种“双向步进衰减器”,它解决了上行通道噪声抑制的问题,通过在那些上行链路损耗较小的通道中插入固定衰减器的方法,是各上行链路损耗保持一致,同时改善这些链路的信噪比,其特征是用分波器将上、下行通道信号分离,在上、下行通道上各装有固定衰减器插座,再选用合适的固定衰减器插入上行或下行通道进行调节。因此结构复杂而且调节不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77522Y公开了一种“一种步进式高频可变衰减器”,它主要针对过强的高频信号作合适数量级的衰减,没有涉及到双向HFC网络的低频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正反向电平调整方便的步进式衰减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步进式衰减器,包括电阻R1、R2、R3、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电阻R1的一端与高通滤波器和输入端IN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低通滤波器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低通滤波器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与低通滤波器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高通滤波器和输出端OUT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高通滤波器由电容C2~C4、电感L4组成,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外部输入端IN,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4的一端,电感L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输出端OUT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低通滤波器由电容C1、电感L1~L3组成,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步进式衰减器优点在于:它结构简单,信号中高频部分直接经高通滤波器通过,低频部分经电阻R1、R2、R3和低通滤波器通过,改变电阻R1、R2、R3阻值实现衰减量的步进式调整,以达到进户电平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外部输入信号为全频段有线电视射频信号,接入本发明后,信号通过分频原理,高频部分经过高通滤波器在最低衰减的情况下到达输出端,并且可以将低频噪声滤掉,而低频部分则经过低通滤波器和电阻R1、R2、R3,到达输出端,通过调整电阻R1、R2、R3的阻值实现对低频的衰减的调整,以达到调整进户电平的目的。
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电路图。外部输入信号经IN端口输入到由电容C2~C4、电感L4组成的高通滤波器中,可以调整电容C2~C4、电感L4的参数值来实现高通滤波器的不同频率的要求;电容C1、电感L1~L3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可以调整电容C1、电感L1~L3的参数值来实现低通滤波器的不同频率的要求;在低通滤波器上增加一个T型衰减器,T型衰减器由R1~R3组成,可以调整T型衰减器中电阻的阻值来实现其衰减量的变化,衰减器的种类也可以采用π型或Γ型结构,亦或可以用一个或者几个衰减共同完成其衰减功能,使其性能参数能够满足客户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亿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亿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2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