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存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2825.9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4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龚政中;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G11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存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存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旋转并可多角度定位的的电子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资料的存储时,除了选择一般磁性硬盘外,亦可选择固态记忆体。因为固态记忆体较具有功耗低、体积小的特点与抗震抗摔的特性,所以广泛应用在各种主机系统中,如个人电脑(PC)、笔记本电脑、PDA、手机等等。如此,使得各种电子存储装置如快捷卡(Express Card)、闪存卡、优盘(USB FlashDrive)、MP3Player等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但任何一种电子存储装置,都得通过电子连接器如通用序列埠(USB)连接器与主机相连后才能与主机交换电子资料,如果电子存储装置的电子连接器受损,将使电子存储装置无法使用。因此为了延长电子存储装置的寿命,保护脱离主机后电子连接器,相关技术被采用,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1331379所揭露的机构技术,该专利揭示了一种优盘,该优盘内壳体上有一个单体式旋转盖,采用铰链式连接技术方案,该方案虽可以保护该电子存储装置的电子连接器,但在长期使用后,使用该设计的优盘的旋转盖和内壳体间容易松动,造成它们之间容易相对旋转,而不利于USB接口的保护。
公告号为200941307的中国实用新形专利,该专利揭示了另一种优盘结构,利用U形金属环的弹性形变进行旋转定位,但该优盘的零件众多,旋转结构较复杂,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固,便于快速生产,并可实现多角度旋转定位的电子存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存储装置,可以与主机系统相连接,该电子存储装置具有一上盖,其上有一弹片组,该弹片组至少包含一个弹片,上盖与弹片组相对端设有遮盖;一内壳体,其包含一电子连接器和一卡槽,卡槽具有至少一个可以与该弹片组相卡合的内侧边,当该上盖和该内壳体相接时,该弹片组的弹片卡合于该卡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子存储装置还具有一框体,其包括内壳体容置空间,一下盖,包含一下定位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的中心处有一上定位孔和下定位空,分别与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相互插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壳体与框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旋转,弹片组与卡槽抵性相压,使弹片产生形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片滑动至卡槽的内侧边的凸点时,弹片顺外力的方向,滑过凸点,由于弹片的回弹力量,内壳体继续相对旋转的过程,定位在下一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存储装置,可以与主机系统相连接,该电子存储装置具有一上盖,其上有一弹片组,该弹片组至少包含一个弹片;一接有电连接器的内壳体,其包含一电子连接器和一卡槽,卡槽具有至少一个可以与该弹片组相卡合的内侧边,当该上盖和该内壳体相接时,该弹片组的弹片卡合于该卡槽内;一框体,其包括内壳体容置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接口为USB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片组的弹片数目小于或等于卡槽的内侧边的数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当内壳体进行旋转时,通过上盖的弹片组与内壳体的卡槽的配合,利用弹片的形变,可达到间断式分布旋转的目的。本旋转结构可大大简化组装的过程,便于大量生产。另外,内壳体容置在框体的容置空间内,可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存储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存储装置的立体拆分图;
图3为本发明电子存储装置的上壳部分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电子存储装置的内壳体部分元件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电子存储装置的下壳部分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电子存储装置的旋转部分透视图;
图7A、图7B和图7C分别为本发明电子存储装置旋转90°和18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威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2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