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的真空耙式干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2857.9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董辉;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辉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3/2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真空 干燥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干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的真空耙式干燥器。
(二)背景技术
真空耙式干燥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的传统干燥设备,主要应用在医药、食品、轻工、化工等领域中对不耐高温、易燃、高温下易氧化的泥浆状物料、膏糊状物料等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传统真空耙式干燥器在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时,物料由加料装置进入壳体内,在不断正反转动的耙齿的搅拌下,物料沿轴向来回走动,与壳体内壁接触的表面不断更新,受到壳体蒸气的间接加热、耙齿的均匀搅拌、粉碎,使物料内的水份气化,在真空系统作用下,使物料内部的水份和表面水份更有利地排出,气化的水份经干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冷凝器从真空泵出口处放空,但是由于加热是通过蒸汽(热水)只对壳体表面的单一循环加热,物料随着搅拌不断于壳体表面接触而受热,使得物料里面水分受热汽化接触,因为加热就只有壳体表面单一提供,这样就造成温度传递到整个物料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电和汽的能量相对就耗费很大,并且因为温度源在壳体的表面,只有单一的热循环,渗透到物料中间的温度和壳体壁温相差很大,中间搅拌轴和耙齿上严重存在物料积块现象,不易脱落,产品质量因为有结块而不稳定。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的真空耙式干燥器,其节能高效,加热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壳体、耙齿、搅拌轴、传动装置,所述耙齿固定于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贯穿于所述壳体,所述搅拌轴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为空心管,所述搅拌轴外端部安装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耙齿为空心管,所述搅拌轴与所述耙齿内部连通。
使用本发明对物料进行干燥,其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壳体、搅拌轴同时加热,使得加工周期明显降低,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而耙齿也作热源,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又由于耙齿和搅拌轴是加热源,搅拌轴和耙齿上没有积料成块的现象,使得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本发明包括壳体1、耙齿2、搅拌轴5、传动装置7,耙齿2固定于搅拌轴5上,搅拌轴5贯穿于壳体1,搅拌轴5与传动装置7连接,壳体1设置有夹套,搅拌轴5与耙齿2为空心管,搅拌轴5与耙齿2内部连通;搅拌轴5外端部安装有蒸汽进口9和蒸汽出口10。图中,3是出料装置,4是加料装置,6为密封装置,8为粉碎棒,11为夹套,12为夹套蒸汽进汽口,13为真空口,14为夹套蒸汽出汽口。其中加料装置4、出料装置3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上方和下方;粉碎棒8放置在壳体内,每两个耙齿2之间放置一根粉碎棒8。
本发明工作时,物料从外壳的1顶部中间的加料装置4进入干燥器,传动装置7带动搅拌轴5旋转,耙齿2随着搅拌轴的旋转而转动,带动物料沿轴向来回走动,壳体1外部的夹套11、搅拌轴5和耙齿2内均通有蒸汽,搅拌轴5和耙齿2内的蒸汽从搅拌轴5上的蒸汽进口9进入,物料在不断的轴向来回走动的过程中与壳体1内壁、耙齿2外周壁以及搅拌轴5外壁接触,受到蒸汽(热水)的间接加热,耙齿2的均匀搅拌、粉碎棒8的粉碎,使物料内的水份迅速气化,在真空系统的作用下,使被干燥物料内部水份和表面水份更有利的排出,气化的水份经干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冷凝器,从真空泵出口处13放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辉,未经董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2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直放及变频中继器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PIPD舒适织物和由其制成的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