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清淤污泥烧结制陶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3187.2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9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清淤 污泥 烧结 陶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清淤污泥烧结制陶粒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治理重污染的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方法之一是:进行底泥的清淤。随着这项工程措施的较广泛的应用,清淤污泥的数量日益增多,清淤污泥如何处理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陆地堆积,但是这种手段的后果是往往产生新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清淤污泥烧结制陶粒的方法,该方法是以河湖清淤污泥为主要原料,制作污泥陶粒。以污泥陶粒制造的轻质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防火、隔热、隔音和抗震的性能,节能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减少电能的消耗量。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一种利用清淤污泥烧结制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清淤污泥堆放,自然脱水;
(2).自然脱水后的污泥在110°干燥1.5h,含水率降至55%左右,称为干污泥;
(3).将干污泥与粉煤灰、天然红土、沸石粉按照下列的质量比进行混合:
干污泥40~50%、粉煤灰30~40%、天然红土15~25%,沸石粉2~15%;
适宜的物料配比为干污泥45%、粉煤灰35%、天然红土16%,沸石粉4%;其中的沸石粉(市售),粉碎,过60目筛;天然红土,风干后粉碎,过60目筛;
(4).将上述混合物料在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粘土状物质,作为造粒原料;
(5).将上述粘土状原料放入造粒机中造粒,粒径不大于12cm;
(6).将上述粒料放入高温烧结(例如,在管式电阻炉中)。
本申请推荐的烧结工艺为:105°干燥30分钟;360°预热30分钟;1200°焙烧16分钟;空气中自然冷却。
本发明以河湖清淤污泥为主要原料,制作污泥陶粒。以污泥陶粒制造的轻质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防火、隔热、隔音和抗震的性能,节能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减少电能的消耗量。由于天然资源利用是有限的,而废弃物再生利用是无限的。本发明利用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底泥清淤,配合污泥的高温烧结技术,有着开源、节流、环保和资源利用生生不息的时代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利用清淤污泥烧结制陶粒的方法:
原料制备:
1.试验用污泥取至滇池的草海,污泥的含水率为75.2%,有机质含量(干基)为38.1%。容重为1.19g/cm。污泥自然脱水后,在110°干燥1.5h,含水率降至55%左右,称为干污泥。
2.沸石粉(市售),粉碎,过60目筛;
3.粉煤灰,取至昆明电厂,粉碎,过60目筛;
4.天然红土,取至云南呈贡县天然林地地表20cm,风干后粉碎,过60目筛。
将上述物料按照下列的配比进行混合:
物料配比为干污泥40~50%、粉煤灰30~40%、天然红土15~25%,沸石粉2~15%
适宜的物料配比为干污泥45%、粉煤灰35%、天然红土16%,沸石粉4%。
将混合的物料在搅拌机搅拌10分钟,经目测各种成分在混合物中达到了均匀分布,得到粘土状物质。将上述粘土状原料放人造粒机中造粒,粒径不大于12cm。
将上述粒料放入在管式电阻炉中高温烧结。烧结工艺为:105°干燥30分钟一360°预热30分钟一1200°焙烧16分钟一空气中自然冷却。
陶粒(最终产品)性质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3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低烧结温度特性的铁电压电陶瓷组分、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建筑干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