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式风道吸排油烟的装置及配有该装置的灶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3497.4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9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顾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逸民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F2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油烟 装置 配有 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桥式风道立于污染源的上方,通常指锅具的上方,所吸排油烟、粉尘的装置以及配有该装置的灶具。
背景技术:
油烟的危害是人类所共知的,当人们知晓其种种危害后,极尽所能控制并将其吸排,成效也各有所长,以自然吸排为主的,顶吸式油烟机因为其吸排高度在70cm左右,虽然对热率热源干扰影响小,但其吸排油烟的效率难尽如人意,强制吸排油烟是以公开号CN1178027C为主的下排式烟机一体灶,还有公开号CN200949871Y、公开号CN2540578Y、公开号CN2550672Y等所公开的技术对吸排油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也量产,市场反应也颇佳,取得了不俗市场的表现,但是这种技术的运用,如用于无热源的领域也许是种不错的选择,而该技术用于灶具上实质上是一个错误,由于其出入风的共同作用,在锅口的侧边,使油烟的扩散高度为零。得到了吸排油烟效率最佳结果,但是我们知道,人们在烹调时,对锅具底部加热,形成加热层,热层,亚热层,温层至常温层,热源是以放射状对外界进行热辐射,同时伴有空气对流热传递,锅具对热的传导等共同作用,会造成热量损失。在烹调时,加锅盖是保温,阻热量散发、减少加热时间,提高热效率,那么不加锅盖自然的热传递其实就是散热的过程,强制吸排油烟的入风口在油烟扩散高度为“零”的锅口,热量损失是惊人的。正是这个“零”导致大量的热能被强制排走,耗能成为该技术的主要缺点,这是一个能源紧张时代,能源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主要原因,节能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当人们在使用该项技术时,付出了热能被浪费的昂贵代价,同时该技术还有清理操作很不方便、对锅具尺寸有一定的限制、平常不能放置锅具,再有难以捕捉游离进风口的油烟,如掂勺等烹调技术,甚至在烹调时,对“火候”的掌握也只能摸索控制等诸多缺点,如何克服上述缺点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又一个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吸排的同时兼有强制自然吸排方式共同作用的桥式风道的油烟、粉尘吸排装置,其特征于:在污染源包括灶具燃烧器、粉尘的上方,设置一种固定、移动或转动连接在机体上的桥式风道,桥式风道在不打开时与所连接的风道处于平放状态,与燃烧器等污染源同心放置或偏心放置,桥式风道在打开时与所连接的风道呈一定的角度,一般在30度到90度之间,优选45度到60度,当然,所述的桥式风道通过技术手段,如阻尼技术,可以停在任意角度。所连接的位置在以劣孤状为基准的风道一侧,桥式风道与所连接风道呈圆环状置于锅架或燃烧器等加热器具的四周,桥式风道的内侧呈弧线状或口状。在桥式风道的前面、后面、内侧等至少一面设置吸风口并配有吸烟装置,如设置格栅或孔网等,风机的入口还可备置易洁油网、自动清洗装置或自动清洗油网。吸烟装置是固定的或可以移动的,吸烟装置的移动由连杆装置与桥式风道的连接装置连动,桥式风道的连接位置同时又是与风机的连接风道。
在使用时,掀起桥式风道,打开风机,油烟进入桥式风道的吸烟负压区,被吸进风机,排出室外。不使用时,关闭风机,放下桥式风道,美观、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使用时,掀起桥式风道1,打开燃烧器3自动启动风机,油烟进入桥式风道1的吸烟装置的内弧形孔网4或者进入前面的孔网5或者二者都有,通过连接装置2被吸进风机,排出室外。不使用时,关闭燃烧器及风机,放下桥式风道,美观、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逸民,未经顾逸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3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压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防油烟外溢的立式活动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