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小细胞肺癌检测标记物及其检测方法、相关生物芯片和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3501.7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5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辰宇;曾科;张俊峰;巴一;陈熹;李海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命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253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肺癌 检测 标记 及其 方法 相关 生物芯片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人血清微小核糖核酸分子的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也涉及非小细胞肺癌的各种临床指征。具体来说本发明是一种检测肺癌病人血清中的微小核糖核酸的方法,通过肺癌病人血清中的微小核糖核酸的变化,在体外诊断非小细胞肺癌、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发病过程,判断并发症的发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的几率,及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并分析药效和疗效。
背景技术
寻找非小细胞肺癌标记物并对其进行准确检测已经成为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前提条件。尽管越来越多的疾病标记物已经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普查、诊断和疗效的监控,但是它们的临床应用效果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例如,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这些疾病标记物还远远不能满足对癌症早期诊断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上述疾病标记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它们的检测结果还不能作为疾病确诊的指标;(2)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应与治疗的效果呈现正相关,而上述任何一种疾病标记物还难以满足疾病的早期诊断的这种要求。以癌症为例,由于存在着肿瘤分化类别特异性过强、肿瘤整体敏感性较低、送检标本难以反复采取、标本保存要求条件高等缺陷,同时价格昂贵,因此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广泛推广应用现有的肿瘤标记物。而一些传统医学手段,如组织细胞检测存在着其固有的缺陷,取材位置不当、组织细胞标本材料不足或人为经验的不足等都将导致误诊。其它技术例如影像学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但其在疾病程度的定性上仍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目前非常有必要寻找能够弥补现有标记物的上述缺陷的新型、灵敏并且应用方便的疾病检测标记物。
微小核糖核酸,英文名为microRNA,是一类长约19至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核糖核酸分子。它们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并与动物的许多正常生理活动,如生物个体发育、组织分化、细胞调亡以及能量代谢等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最近的研究发现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及Burkitt淋巴瘤中的几种微小核糖核酸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Lawrie CH,GalS,DunlopHM et al.Detection of elevated levels of tumor-associated microRNAs in serum of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B-cell lymphoma.Br J Haematol 2008;141:672-675);分析比较人肺癌、乳腺癌组织中的微小核糖核酸表达时,发现有若干组织特异性微小核糖核酸的表达水平相对于正常组织发生了变化(Garofalo M,Quintavalle C,Di Leva G et al.MicroRNA signatures of TRAIL resistance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Oncogene 2008)。也有研究证明微小核糖核酸影响了心肌肥厚、心衰、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且与II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有密切关联(Tryndyak VP,Ross SA,Beland FA,Pogribny IP.Down-regulation of the microRNAs miR-34a,miR-127,and miR-200b in rat liver during hepatocarcinogenesis induced by a methyl-deficient diet.Mol Carcinog.2008 Oct 21)。这些实验结果提示微小核糖核酸表达及特异性变化与疾病发生和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命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命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3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