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43722.4 申请日: 2008-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1418349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9
发明(设计)人: 万建民;刘裕强;江玲;吴寒;何俊;刘世家;刘喜;陈亮明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素卿
地址: 21009***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抗褐飞虱主 基因 bph3 分子 标记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了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专用于水稻抗褐飞虱品种的选育与种质资源的利用。

二、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褐飞虱是一种水稻单食性害虫,属同翅目飞虱科。通过口针吸食水稻茎秆韧皮部汁液,为典型的刺吸式害虫。严重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腐烂发臭、倒瘫,称之为“虱烧”,导致水稻减产或失收。目前,对褐飞虱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此措施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污染环境,因此,最为经济有效而不造成污染的防治措施是抗虫品种的应用。

迄今,已发现和鉴定了13个抗褐飞虱主基因。其中,显性基因6个,即Bph-1(Athwal et al.,1971)、Bph-3(Lakshiminarayana and Khush,1977)、Bph-6(Kabir and Khush,1988)、Bph-9(Ikeda et al.,1985;Nemoto et al.,1989a)、Bph-10(t)(Multani et al.,1994;Ishii et al.,1994)和Bph-13(t)(刘国庆等,2001)。隐性基因7个,即bph-2(Athwal et al.,1971)、bph-4(Lakshiminarayana and Khush,1977)、bph-5(Khush et al.,1985)和bph-7(Kabir and Khush,1988)、bph-8(Ikeda,1985;Nemoto et al.,1989a)、bph-11(t)和bph-12(t)(Hirabayashi and Ogawa,1999)。其他研究还进行了抗褐飞虱的QTL(quantitive trait locus,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研究,已鉴定了26个抗褐飞虱QTL。但真正用于水稻抗虫育种的抗褐飞虱基因并不多。

国际水稻研究所自1973年先后选育了一系列分别携带Bph-1、bph-2和Bph-3等抗褐飞虱主基因的水稻品种,在种植这些品种的地区有效地控制了褐飞虱的暴发。然而,由于褐飞虱新生物型的产生,抗褐飞虱品种逐渐丧失抗性或面临抗性丧失的危险(Pathak and Khush,1979;Pathak and Saxena,1980;Heinrichs,1986;Saxena and Khan,1989;Heinrichs,1994;Gallagher et al.,1994)。我国也先后育成一系列含有抗褐飞虱基因Bph-1的品种(组合),对褐飞虱的防治起了积极的作用。吕仲贤等(2002)对1986~2000年国家和浙江省育种攻关协作组提供的3328份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了抗褐飞虱鉴定和筛选,结果发现从“七五”、“八五”到“九五”抗虫品种鉴出率呈下降趋势,水稻抗褐飞虱育种未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国内褐飞虱以生物型2为主,致害力强的孟加拉型生物型比例上升,原来带有Bph-1的抗虫品种,已逐渐失去抗性,因而迫切需要培育新的携带多个抗性基因的抗虫品种。

由于抗虫性鉴定的复杂性,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往往难以有效地聚合不同的抗虫基因。而在找到与抗虫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的基础上,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技术则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抗虫基因或QTL的聚合,选育持久抗性品种,延缓抗虫品种的退化年限和防止褐飞虱新生物型的发生。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水稻品种Rathu Heenati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方法,通过检测与这些抗褐飞虱主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预测水稻植株的褐飞虱抗性,加快抗褐飞虱水稻的选择进度。

技术方案

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方法,水稻品种Rathu Heenati对褐飞虱的抗性由一个主基因Bph3控制,其特征在于:

用标记引物A4,

左端序列AAGCAGCATAAACTGATTGA

右端序列TCATCTTCTGAAAAAGCAAT

或者用标记引物RM16533,

左端序列TTTGCTTAGTCGGCAGATGTCC

右端序列CATAAGAACGTACCTCCACTGATTCC

或者用标记引物RH7841,

左端序列TGCCAAGTATGTATGCCTAT

右端序列TTTTAGAGACCGTGTCCTTG

或者用标记引物RH786,

左端序列TTTGAAGTTCTTTCCATCTG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3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