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六维力传感器及其测量三维力和三维力矩信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3742.1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9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戈瑜;梁桥康;宋全军;葛运建;曹会彬;孙玉苹;王以俊;张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G01L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六维力 传感器 及其 测量 三维 力矩 信息 方法 | ||
1.一种超薄六维力传感器,包括中间有通孔的传力柱(1),其特征在于:传力柱(1)外壁上连接有平行的上E型膜片,下E型膜片,所述的上E型膜片上连接有上内环筒与上外环筒,构成上E型膜(4),所述的上外环筒上分布有安装螺孔作为加载环,所述的上内环筒与上外环筒之间连接有间隔90°排布的薄矩形金属片(21、22、23、24);所述的下E型膜片上连接有下内环筒与下外环筒,构成下E型膜(5),所述的下外环筒作为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螺孔与薄矩形金属片(21、22、23、24)位置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柱(1)壁厚尺寸应大于上E型膜片、薄矩形金属片(21、22、23、24)厚度尺寸五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矩形金属片(21、22、23、24)的尺寸完全一致,四片薄矩形片厚度尺寸小于径向尺寸的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材料为硬铝或不锈钢,各部件之间为一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E型膜片与下E型膜片,上内环筒与下内环筒,上外环筒与下外环筒结构对称,所述的薄矩形金属片上端低于传力柱、上内环筒、上外环筒的上端面。
7.一种用于六维力传感器同时测量三维力和三维力矩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靠近传力柱外壁及上内环筒内壁的上E型膜片上分别对应贴装有间隔90°排布的应变片R5~R12,所述的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薄矩形金属片(21、23)的两侧径向面上分别贴装有应变片R1、R2、R3、R4,在靠近传力柱外壁及下内环筒内壁的下E型膜片上分别对应贴装有六对应变片R13~R24,其中R13~R16沿X轴方向粘贴,R17~R20沿Y轴方向粘贴,R21-R24沿与Y轴成45度角的平面的方向粘贴;应变片R1~R4、应变片R5~R8、应变片R9~R11、应变片R13~R16、应变片R17~R20、应变片R21~R24分别构成六组全桥检测电路a、b、c、d、e、f,分别输出六维力信息中Mz、Mx、My、Fx、Fy、Fz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六维力传感器同时测量三维力和三维力矩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应变片R1~R24的初始电阻值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37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