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SM数据网进行交通疏导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3948.4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伟;刁一新;董飞;王星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1;G08G1/09;H04W4/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2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sm 数据 进行 交通 疏导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GSM数据网进行交通疏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监控道路周边路口建立街道站或者宏站小区,将其设置为标记小区;所述标记小区,其GPRS/EDGE的数据业务路由区域设置与周边小区不同,因此导致附着在GPRS/EDGE网上的数据用户在经过这些小区时激活路由更新程序,通过GPRS/EDGE网络Gb口信令监测,便能够得到所有在标记小区的用户更新路由的时间;通过用户在道路两头标记小区路由更新的时间差,获得用户通过监控路段的时长样本,对采集到的所有监控路段通过时长样本进行异常时长样本滤除;将滤除异常通过时长样本后剩余的通过时长样本采用加权时间窗统计处理,获得当前时刻监控路段平均通过时长估计值;
将当前时刻监控路段平均通过时长估计值与拥堵状况阈值比对处理,获得当前时间该路段的拥堵情况并短信下发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SM数据网进行交通疏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短信下发用户前,首先针对定制用户的注册访问地址信息与路况信息库进行匹配,当用户周边存在拥堵路段时,通过已有的短信平台,向该目标用户发送相应的路况信息,提醒用户提前绕道行驶。
3.一种基于GSM数据网进行交通疏导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设置标记小区,标记小区是街道站或者是宏站小区,特点是其在监控路段两端,且具有与周边小区不同的路由区域属性;
步骤二、通过采集用户经过监控路段两端的标记小区触发的路由更新信令时间戳,获得用户通过监控路段的时长样本;
步骤三、对当前监测路段拥堵状态进行判断,并存入拥堵路段实时数据库;具体方式为:
步骤三-1、对采集到的所有监控路段通过时长样本进行异常时长样本滤除;
步骤三-2、将滤除异常通过时长样本后剩余的通过时长样本采用加权时间窗
统计处理,获得当前时刻监控路段平均通过时长估计值;
步骤三-3、将当前时刻监控路段平均通过时长估计值与拥堵状况阈值比对处理,获得当前监测路段拥堵状态,并存入拥堵路段实时数据库。
步骤四、将定制用户的访问地址数据库信息与拥堵路段实时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得最终的路况短信目标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GSM数据网进行交通疏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小区,其GPRS/EDGE的数据业务路由区域设置与周边小区不同,因此导致附着在GPRS/EDGE网上的数据用户在经过这些小区时激活路由更新程序,通过GPRS/EDGE网络Gb口信令监测,便能够得到所有在标记小区的用户更新路由的时间。
5.一种基于GSM数据网交通疏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设置单元:设置标记小区,标记小区是街道站或者是宏站小区,特点是其在监控路段两端,且具有与周边小区不同的路由区域属性;
采集单元:通过采集用户经过监控路段两端的标记小区触发的路由更新信令时间戳,获得用户通过监控路段的时长样本;
过滤单元:对采集到的所有监控路段通过时长样本进行异常时长样本滤除;
处理单元:将滤除异常通过时长样本后剩余的通过时长样本采用加权时间窗统计处理,获得当前时刻监控路段平均通过时长估计值;
判断单元:将当前时刻监控路段平均通过时长估计值与拥堵状况阈值比对处理,获得当前监测路段拥堵状态,并存入拥堵路段实时数据库;
短信下发单元:将定制用户的访问地址数据库信息与拥堵路段实时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得最终的路况短信目标用户进行短信下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39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