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O-SDC金属氧化物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4148.4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董强;姚李;丁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01 | 分类号: | C04B35/01;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o sdc 金属 氧化物 复合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固体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确切地说是一种NiO-SDC金属氧化物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陶瓷材料,特别是多元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例如,Ce0.9Gd0.1O1.95由于在低温下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低的电子电导被认为是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最有潜力的电解质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对于其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它使燃料氧化产生电能。Ni-Ce0.8Sm0.2O1.9(Ni-SDC)是最适合Ce0.9Gd0.1O1.95电解质的理想阳极材料,因为Ni有好的电催化活性和较低的成本,Ce0.8Sm0.2O1.9(SDC)不仅用作支撑Ni金属的支架,特别是具有与电解质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的特性。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将NiO和SDC粉体混合后制成阳极,还原形成Ni-SDC材料,但由于分散不均匀,导致性能不稳定。
复合金属氧化物陶瓷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中固相反应法尽管工艺简单,但由于其需要多次研磨和焙烧,得到的粉体均匀性差、引入杂质多、活性差、形貌无法控制等缺点而不能满足需要。化学共沉淀法,如Janes S.Reed所著《陶瓷工艺原理》(Principle of Ceramics Processing,美国John Wiley&Sons公司,1995年出版)中所公开的,具有方法简单、原料可选范围广、制造成本低,可用于制备微米级的金属复合氧化物粉体,但由于溶液在滴入沉淀剂或金属盐溶液过程中容易形成局部过浓而使得到的粉体不均匀,使得粉体的形貌、粒子尺寸和粒径分布难以控制等缺点。均相沉淀法,如《胶体和表面科学杂志》(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Science)报道的,利用均相沉淀法可制备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稀土氧化物,如CeO2,Sm2O3,Gd2O3等。该方法利用尿素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分解产生沉淀离子,在溶液中均匀生成金属氧化物沉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NiO-SDC复合粉体的的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共同沉淀生成复合粉体。
本发明所称的NiO-SDC金属氧化物复合粉体是氧化镍(NiO)微米颗粒,均匀分散于SDC(由CeO2掺杂Sm2O3形成的氧化物Ce0.8Sm0.2O1.9)微米颗粒中形成的混合体系,也可以说是两种微米颗粒相互均匀分散的混合体系。
本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是以镍、铈、钐的硝酸盐〔Ni(NO3)2、Ce(NO3)4、Sm(NO3)3〕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的均相沉淀法,包括沉淀、分离、洗涤、干燥、焙烧和粉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是混合的反应液于管式反应器中在微波加热和物料循环流动的条件下同时完成沉淀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洗涤、干燥、焙烧和粉碎。
鉴于现有微波炉的空间容积和其内禁止使用金属器皿的规定,用外置的循环泵替代搅拌器,为方面悬浮物料的循环流动,使用可让微波穿透的非金属管式反应器。
本沉淀反应的温度就是尿素在水溶液中的分解温度(≥85℃),尿素分解释放沉淀剂,使金属的硝酸盐同时形成金属氧化物共同沉淀。可据此选择微波炉功率大小。
金属硝酸盐的投料量以化学摩尔比计量投料,为使金属氧化物沉淀完全,尿素应当过量。实验表明,应至少过量两倍以上(以摩尔计)。
向反应液中馈入微波能量的好处是升温速度快、而且温度均匀,不存在径向的或轴向的温度梯度,使反应物料在一个相对均一的温度场中瞬间同时生成NiO核和SDC核,进而同时快速、连续形成形貌较为一致、尺寸较为均匀的共沉淀相,并且分散均匀,分离后经洗涤、干燥、焙烧和粉碎得到NiO-SDC复合粉体。
具体操作过程为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4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