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苹果汁饮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4738.7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7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长青 |
主分类号: | A23L2/44 | 分类号: | A23L2/44;A23L1/28;A23L2/06;A23L1/2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晖 |
地址: | 241000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苹果汁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特别属于苹果汁饮料。
背景技术
苹果汁饮料中含有重要的维生素A和C,可以维持人体每日需求并起到有效作用,苹果汁饮料一般均由浓缩苹果汁加水稀释而成,其通常的成份为水、白砂糖、苹果汁、乳酸钙、柠檬酸、香料、维生素C、焦糖色。由于苹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因此开启后,最好在半小时之内喝完,否则苹果汁容易变质,但对于大容量的苹果汁饮料,往往一次不能喝完,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变质的苹果汁饮料。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苹果汁饮料,含有从橙皮中提取的保鲜剂。
所述的保鲜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a)粉碎工序:将橙皮洗净,粉碎成粒径为20—100目的颗粒;
b)醇提工序:加入橙皮总重量5—10倍的体积浓度为60—95%的乙醇,浸泡10—20小时,过滤;
c)浓缩工序:将醇提工序所制备的提取物浓缩至密度为1.05—1.2g/cm3的浸膏;
d)提纯工序:将浓缩工序制备的浸膏用硅胶进行柱层析,用洗脱液进行洗脱,浸膏与硅胶的重量比不小于1:2,洗脱液为乙醚、乙酸乙酯、氨水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0.5—0.8:0.01—0.05。
e)收集工序:收集其中第二色带的组分,并将收集物在70—100℃的情况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橙色的胶状产物。
所述的保鲜剂在苹果汁饮料中的重量浓度为0.1—0.5%,当保鲜剂的浓度过少时,起不到保鲜效果,当保鲜剂的浓度过大时,保鲜效果增加不明显。
为了增强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还可在苹果汁加入苯甲酸钠。
本发明利用保鲜剂,提高了苹果汁饮料的保质能力,由于保鲜剂是从橙皮中提取出来的,属于天然的防腐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从橙皮中提取的保鲜剂,提高了苹果汁饮料的保质期,特别是大容量橙汁饮料开启后剩余的苹果汁的保质期能够在室温情况下保存3天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1、保鲜剂的制备,包括以下工序:
a)粉碎工序:将橙皮洗净,粉碎成粒径为20目的颗粒;
b)醇提工序:加入橙皮总重量5倍的体积浓度为60%的乙醇,浸泡20小时,过滤;
c)浓缩工序:将醇提工序所制备的提取物浓缩至密度为1.05g/cm3的浸膏;
d)提纯工序:将浓缩工序制备的浸膏用硅胶进行柱层析,用洗脱液进行洗脱,浸膏与硅胶的重量比为1:2,洗脱液为乙醚、乙酸乙酯、氨水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0.5:0.01。
e)收集工序:收集其中第二色带的组分,并将收集物在水浴温度70℃的情况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橙色的胶状产物。
2、苹果汁的制备:将保鲜剂工序制备的橙色胶状产物,加入到按现有工序生产的苹果汁饮料中,保鲜剂在苹果汁饮料中的重量浓度为0.1%。
实施例2:
1、保鲜剂的制备,包括以下工序:
a)粉碎工序:将橙皮洗净,粉碎成粒径为60目的颗粒;
b)醇提工序:加入橙皮总重量8倍的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浸泡15小时,过滤;
c)浓缩工序:将醇提工序所制备的提取物浓缩至密度为1.1g/cm3的浸膏;
d)提纯工序:将浓缩工序制备的浸膏用硅胶进行柱层析,用洗脱液进行洗脱,浸膏与硅胶的重量比为1:2.5,洗脱液为乙醚、乙酸乙酯、氨水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0.7:0.03。
e)收集工序:收集其中第二色带的组分,并将收集物在水浴温度80℃的情况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橙色的胶状产物。
2、苹果汁的制备:将保鲜剂工序制备的橙色胶状产物,加入到按现有工序生产的苹果汁饮料中,保鲜剂在苹果汁饮料中的重量浓度为0.3%。
实施例3:
1、保鲜剂的制备,包括以下工序:
a)粉碎工序:将橙皮洗净,粉碎成粒径为100目的颗粒;
b)醇提工序:加入橙皮总重量5倍的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浸泡10小时,过滤;
c)浓缩工序:将醇提工序所制备的提取物浓缩至密度为1.2g/cm3的浸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长青,未经胡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4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