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虫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6943.7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佐;周一兵;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水产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人工 育苗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虫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在室内全人工繁育岩虫苗种的方法。
背景分析
岩虫Marphysa sanguinea(MONTAGU)隶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矶沙蚕科,岩虫属。分布于潮间带的岩礁石区,由于岩虫具有不易死亡、好动、多血、腥味重等特点,在日本被作为最珍贵的海洋游钓饵料之一。同时,岩虫也是一种优质的鱼虾饵料和钓饵。岩虫体长达20~30厘米,粗达6~8毫米。活的岩虫,体表闪有荧光。在海钓中,岩虫作为钓饵对海洋鱼类的引诱效果要比其他沙蚕好得多。特别是岩虫的头部,做为钓饵中的上品。 目前,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国家为满足其国内的游钓渔业常大量进口活岩虫。岩虫的出口价格达到每公斤25美金,价格昂贵。同时岩虫作为海水鱼类的最佳鲜活饵料,应用于海水养殖业。岩虫的提取物作为海洋药物,治疗人类的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外进出口贸易的岩虫大多为人工采捕天然岩虫。由于岩虫的生长周期一般为三年,生长周期长,随着人们的大量采捕,岩虫的自然资源趋于枯竭。而岩虫由于生活史特殊,生长周期长等原因,其人工养殖未能形成。而制约人工养殖的关键因素是由于岩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岩虫苗种获得比较困难,无法获得大量集中的岩虫苗种。因此,无法进行岩虫的规模化人工养殖。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已对岩虫有过一些研究,乌沙科夫、吴宝玲曾对我国岩虫的分类进行了研究。MOORE对岩虫的卵进行了观察。日本学者冈田和今井利为对岩虫幼虫的分期进行了划分。蔡含筠等对岩虫的个体发育进行了观察。戈峰等对岩虫多肽的抗癌功能进行了研究。关于岩虫的人工育苗仅限于周剑等于1996年发表的文章。该文章只介绍了当年的人工育苗情况,并未充分叙述人工育苗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室内工厂化培育岩虫亲体,进行室内岩虫幼虫培育进而完成岩虫的室内全人工育苗。因此,该方法填补了国内外对岩虫人工繁育空白,能够为岩虫人工养殖提供充足苗种,并为我国岩虫资源补充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岩虫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岩虫亲体室内人工促熟;(2)、产卵和孵化;(3)、幼虫培育;(4)、出苗的四个步骤组成。在步骤1中采用复合底质进行养殖,投喂鲜活高蛋白饲料进行营养强化和促熟。在步骤2中,通过200目筛网捞取的方法获得受精卵。步骤4中,底栖幼体发育至0.1~1.0cm时,通过采用50~200目筛网带水过滤的方式进行出苗。
所述1步骤的复合底质进行养殖,底质厚度为50cm,复合底质由下自上依次为粗卵石层、细卵石层、粗砂层、泥土层。铺设方法为:在最底层铺设粗卵石层,规格为2×1.0cm,厚度为15cm。在粗卵石层上铺设规格为1.0×0.5cm的细卵石,铺设厚度为10cm。继续在细卵石层铺设粗砂层,粗砂粒径1.0~2.0mm,铺设厚度为15cm。不铺设细砂层。在粗砂层上直接铺设泥土,铺设厚度为10cm。
所述1步骤的投喂鲜活高蛋白饲料进行营养强化和促熟,主要投喂市售新鲜低值小鱼、小虾、扇贝边等高蛋白动物饲料。投喂量为亲虫体重的10~20%。
所述2步骤地通过筛网捞取受精卵的方法为采用200目筛网在自然产卵的岩虫洞口附近,捞取产于洞口的受精卵,放入幼体培育池进行培育。
所述3步骤幼体培育用水为经过二级沙滤的海水,水温为15~33,盐度为20~33,PH为8.0~8.5,溶解氧大于4.0mg/L。采用微充气和投喂单细胞藻类的方式进行幼体培育。幼体发育至匍匐幼体后,将幼体移入已铺设经过300目筛网过滤的海泥的附着池,进行底栖幼体培育。
所述微充气的方法为水产动物育苗中广泛使用的充气培育方法。单细胞藻类包括等鞭金藻、角毛藻、小球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多层复合底质,使岩虫适应室内养殖环境。并通过人工投喂高蛋白饲料的方式,促进岩虫性腺成熟,使其在室内进行产卵。通过收集受精卵和室内集中幼体培育技术,保证了幼体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通过微充气和人工投喂单细胞藻类的方法进行幼体培育,可以保证幼体培育的高密度高成活率。通过室内附着和底栖幼体培育,保证了岩虫幼体的快速生长,并使用筛网带水过滤的方法,能够大量收集人工培育的岩虫苗种。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有实施例对本方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水产学院,未经大连水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6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碳纳米管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压缩机的动力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