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7071.6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赵锐;肖国军;索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24/08;H04W3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支持比长期演进(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比如100兆赫兹(MHz),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系统,LTE-A系统中,将多个LTE载波(可将每个LTE载波称为成员载波)的资源连接起来(即载波聚合)使用,构成载波聚合系统,从而实现了支持更宽的系统带宽,具体的载波聚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多个连续的LTE载波聚合;另一种是将多个不连续的LTE载波聚合。图1示出了将多个不连续的LTE载波聚合的例子。
目前,要求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每个载波与LTE版本8(Release 8)尽量一致,从而保证LTE Release 8的终端能够在每一个成员载波上正常工作。但是,对于LTE系统来说,终端只能接入到载波聚合系统的多个LTE载波中的一个载波,如果LTE Release 8的终端都由一个固定的载波承载的话,那么会造成单个载波上的负载过高,从而导致资源紧张,并且资源调度的复杂性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载波聚合系统中存在载波负载过高,资源利用率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载波聚合系统的载波负载均衡,从而避免载波聚合系统中存在的载波负载过高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包括:
对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进行负载监测,得到成员载波的负载监测结果;
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监测结果,调整成员载波的负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负载监测单元,用于对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进行负载监测,得到成员载波的负载监测结果;
负载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监测结果,调整成员载波的负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进行负载监测,得到成员载波的负载监测结果;根据所述成员载波的负载监测结果,调整成员载波的负载。从而实现了载波聚合系统的载波负载均衡,避免载波聚合系统中存在的载波负载过高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多个不连续的载波进行聚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总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系统下的没有进行负载调整时的各成员载波的负载情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系统下进行了负载调整后的各成员载波的负载情况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载波负载进行均衡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载波聚合系统的载波负载均衡,从而避免载波聚合系统中存在的载波负载过高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考虑到LTE Release 8兼容的问题,并结合载波聚合系统的特点,既同时考虑到用户终端(UE)功耗和资源调度的开销/延时等因素,给出一种适用于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载波负载均衡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载波聚合系统可以是LTE-A系统等。
本发明实施例所谓载波负载均衡,可以理解为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将一个或多个成员载波上承载的UE,均摊到其他成员载波上,使得各成员载波的负载占用比例相当,从而避免单个成员载波的负载过重的现象,提高资源利用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总体包括步骤:
S101、对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进行实时的负载监测,得到成员载波的负载监测结果。
S102、根据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监测结果,调整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成员载波的负载。
负载控制可以由基站来实现。基站对载波聚合系统中各个成员载波上由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状态的UE所造成的成员载波的负载情况进行测量和统计。具体地,可以通过测量和统计各个成员载波的带宽、各个成员载波上处于RRC连接状态的UE的个数、UE的业务类型、以及UE占用的资源等,得到各个成员载波的负载监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7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