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弯旋转手术电刀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9501.8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曲崎;李雪莲;王宁;耿静;朱燕燕;戴炳光;邹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承伟;戴炳光;曲崎 |
主分类号: | A61B18/04 | 分类号: | A61B18/0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手术 刀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弯旋转手术电刀头。
背景技术
手术电刀是一种常用的手术刀具,现有技术的手术电刀头的工作头通常是直形的,主要用于皮肤组织的切割、灼烧治疗,现有技术的电刀头在实际临床中存在的不足是它只能对医生视线内的组织或器官进行手术治疗,而对超过视线的器官内的其它部位,比如对刀口内的某些器官作烧或烫治疗,典型的是治疗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AF),直形刀头则明显存在力不从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弯旋转手术电刀头。
本发明的双弯旋转手术电刀头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导电柄、绝缘套、纵向转动臂和横向转动工作头组成,绝缘套套在导电柄中部及纵向转动臂的外壁上,导电柄的上端设置有导电插头,导电柄的下端通过铰链与纵向转动臂的一端连接,纵向转动臂的另一端中间设置有盲孔,L形横向转动工作头一端设置有旋转轴使其呈L形,旋转轴紧密配合插在盲孔之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导电柄的下端设置有纵向弯曲的转动臂,转动臂的端部又设置有横向转动的L形工作头,L工作头可通过套筒式铰链左右翻转,调整工作头左右工作状态,转动臂通过铰链调整转动臂与导电柄之间角度,可以使刀头在三维空间内调整,使刀头方便地伸进刀口内对器官内部进行相应的治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双弯旋转手术电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5是工作头的A-A截面形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导电柄1、绝缘套2、铰链3、旋转轴4、盲孔5、L形横向转动工作头6、导电插头7、纵向转动臂8。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双弯旋转手术电刀头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的双弯旋转手术电刀头,其结构是由导电柄1、绝缘套2、纵向转动臂8和横向转动工作头6组成,绝缘套2套在导电柄1中部及纵向转动臂8的外壁上,导电柄1的上端设置有导电插头7,导电柄1的下端通过铰链3与纵向转动臂8的一端连接,纵向转动臂8的另一端中间设置有盲孔5,L形横向转动工作头6一端设置有旋转轴4使其呈L形,旋转轴4紧密配合插在盲孔5之中。
如附图35所示,工作头6的截面是圆形、扁圆形或矩形。
实施例:
选取瓣膜性房颤病人100至200例,麻醉、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脏停止跳动后切除左右心耳,右心房、房间隔切口,首先进行弯头电刀消融。按照改良迷宫径路,进行肺静脉、右心房和左心房、马氏韧带以及联合心内、心外膜下的消融治疗,然后进行瓣膜置换手术。手术当日静脉给与胺碘酮800-1000mg,次日口服改为200mg,每日1次,连用6月。心率低于60次/分或3度传导阻滞应停用,房颤复发可以电复律或继续服用胺碘酮。3月、6月、12月后随访。整理材料、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进行鉴定。截至2008年7月已经临床应用42例病人,获得良好临床效果。房颤消融时间5~29min(15.05±5.85)无死亡和心房破裂出血,门诊随访1~15月(5.4±4.7),房颤治愈成功率74.3%。
加工按传统电刀头加工工艺加工即可,安装使用与现有技术的电刀头相同,使用时,将导电插头插在电刀上即可,扳动工作头即可调整与导电柄之间的角度,非常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承伟;戴炳光;曲崎,未经邹承伟;戴炳光;曲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9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的多重集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