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藻全人工苗种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9548.4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逄少军;高素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藻全 人工 苗种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济海藻的培育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铜藻全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铜藻拉丁文名称是Sargassum horneri,是我国沿海,尤其是亚热带沿海的重要经济海藻,是褐藻胶的重要原料,是水产动物饲料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铜藻人工育苗技术是使用潮间带自然生长的野生种菜,或者是栽培在苗绳上的个体作为亲本,育苗时根据经验判断亲本的排卵时间,收集受精卵。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后,受精卵的自然脱落导致获得的后代数量很少,或者根本错过采苗的最佳时期。另外,受精的不同步导致后代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使后期容易脱苗;雌雄异体的生物学特征决定了这两种来源的亲本受精率低,后代胚胎和受精卵发育不同步,导致了育苗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受精率高、附苗效率高的铜藻全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菜培育方法:
1)卵子和精子同步排放:将选取的铜藻的雌雄亲本在2500-10000勒克斯的光照强度、10-16℃温度下培养10-20天和添加营养盐的条件,实现铜藻雌雄亲本同步性发育和成熟,使卵子和精子同步排放,进行受精;营养盐:采用海水配制其中含NaNO3:1-10ppm;KH2PO4:0.1-1ppm。
2)苗种培养:在受精后10-24小时内,完成受精卵的采集和布苗,待布苗后静止培养2-4天,在4000-8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并且24小时内更换一次水,保持流水,完成培育。
所述选取的铜藻雌雄亲本为选取生殖托发育良好的铜藻雌雄亲本。所述雌雄亲本比例为10-20∶1-2。所述布苗时按照每平方厘米3-6棵受精卵的密度布苗。所述步骤2)中苗种接种倒附着基上静止培养后需对培养环境进行充气或者流水培养,培养7-10天后,对培养环境冲洗1次,待培养到幼苗长度为1-5厘米时下海。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苗种培育过程中在人工培养系统中,培养铜藻雌雄亲本,使有性生殖过程中卵子和精子的放散具有高度同步性,采用发育同步的受精卵和胚胎进行采苗,进而可以大幅度提高受精率,达到95%以上,提高附苗效率,受精卵或者胚胎附着率可以达99%,提高全人工苗种的培育效率:可以利用100公斤的种菜培育大约1亿幼苗,大幅度提高育苗效率。
2.本发明控制受精过程,可以有目的的选择和控制铜藻亲本,实现不同地理隔离种群的杂种优势利用,同时可控制受精卵处于同样的发育阶段脱苗率低的现象,另外实现利用少量的亲本培育大量的后代幼苗,摆脱了无法控制的自然菜苗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卵子和精子同步排放:选取生殖托发育良好的铜藻雌雄亲本在2500勒克斯的光照强度和12℃温度下培养20天,,实现铜藻同步性发育和成熟,使卵子和精子同步排放,进行受精;所述雌雄亲本比例为10∶1(期间添加营养盐NaNO3:5ppm;KH2PO4:0.3ppm)。
2)苗种培养:在受精后在受精后24小时内,完成受精卵的采集和布苗,受精卵采用自然沉降和搅拌的方法收集,并按照每平方厘米3-4棵受精卵的密度布苗,待布苗后静止培养48小时,将苗种接种倒附着基上附苗2天并在4000勒克斯的光照下,而后对培养环境进行充气采用常规的气石充气法的培养使培育池中水的流动性,培养10天后,对培养环境进行冲洗1次,待培养到幼苗长到1-2厘米下海。
实施例2
1)卵子和精子同步排放:将选取生殖托发育良好的铜藻雌雄亲本在10000勒克斯的光照强度和15℃温度下培养10天,实现铜藻同步性发育和成熟,使卵子和精子同步排放,进行受精;所述雌雄亲本比例为20∶1(期间添加营养盐NaNO3:10ppm;KH2PO4:1ppm)。
2)苗种培养:在受精后在受精后24小时内,完成受精卵的采集和布苗,受精卵采用自然沉降和搅拌的方法收集,并按照每平方厘米3-4棵受精卵的密度布苗,待布苗后静止培养4天,将苗种接种到附着基上,并在8000勒克斯的光照下附苗4天,而后对培育池进行流水作业,流水量最少达到每天更换一遍培育海水。培养7天后,对培养环境进行冲洗1次,待培养到幼苗长到3-4厘米下海。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9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真空熔炼炉
- 下一篇:一种板带材冷轧机的空辊缝校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