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伞形船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9874.5 | 申请日: | 200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民 |
主分类号: | B63H16/04 | 分类号: | B63H16/04;B63H1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伞形 船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滑行的用具,特别是一种仿生的伞形船桨,属于船桨结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水上滑行使用的划水桨一般是由手柄和桨板组成,一般情况下,桨板的面积大小与获得受力大小成正比,现有的桨板设计形状一般为长条形或椭圆形,其受力面积受到形状的制约而无法突破和改进,而且这种形状的桨在操作运用上需要较高的技巧性,掌握难度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仿生原理制成的,结构简单合理,不需要专门技术即可操作,十分容易掌握的伞形船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伞形船桨,包括桨柄1和桨伞2组成,特殊之处在于桨伞2撑开状为圆形,由伞布6和均布于圆形伞布6上的支架5共同构成,桨伞2通过支架盘3固定于桨柄1上,桨伞2的支架5通过支架轴4牢固连接于支架盘3上,使桨伞可以自由开合,桨伞2开合内面的支架5之间连接设有用于控制伞布6最大张开度的控制索7,防止受力过大而产生翻转;
所述桨伞2的支架5根据伞布6的面积大小设置6-9根;
所述控制索7的位置设定由伞布6和支架5的长度而定;
所述伞桨的材料是由玻璃纤维和高强度塑料构成;
所述桨伞支架5为具有一定强度与弹性的支架。
本发明一种伞形船桨,利用仿生原理制成的,结构简单合理,不需要专门技术即可操作,十分容易掌握。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伞形船桨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开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桨柄,2、桨伞,3、支架盘,4、支架轴,5、支架,6、伞布,7、控制索。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伞形船桨参考图1、2,包括桨柄1和桨伞2组成,桨伞2撑开状为圆形,由伞布6和均布于圆形伞布6上的支架5共同构成,桨伞2通过支架盘3固定于桨柄1上,桨伞2的支架5通过支架轴4牢固连接于支架盘3上,使桨伞可以自由开合,桨伞2开合内面的支架5之间连接设有用于控制伞布6最大张开度的控制索7,防止受力过大而产生翻转;所述桨伞2的支架5根据伞布6的面积大小设置8根;所述控制索7的位置设定由伞布6和支架5的长度而定;所述伞桨的材料是由玻璃纤维和高强度塑料构成;所述桨伞支架5为具有一定强度与弹性的支架;
把2个伞桨固定在小船两侧,它可以在船上设计两个空心管成为划槽,伞柄中间穿过,按照力学原理设计与外面的角度。
由两根弹簧,由两个踏板分别由向下,使桨伞向下运动产生推力,也可用双手直接。采用力学机械连杆原理,可以快速连接,造出划的最快的单人划艇,另外,发明一种伞形脚蹼,套在脚上就能用,人可以像一样游泳,脚蹼可以相当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民,未经李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9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