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低品味含钾岩石生产的生物钾肥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0315.2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连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D1/04;C05F7/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品味 岩石 生产 生物 钾肥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利用低品味含钾岩石生产的生物钾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用低品味含钾岩石4~6份、农副加工废料3~5份和发酵辅料0.5~1.5份加入水10~13份,然后接入0.1~0.3%的蚯蚓和5~15%的复合菌剂制备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低品味含钾岩石生产的生物钾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用低品味含钾岩石6份、农副加工废料4份和发酵辅料1份加入水10~13份,然后接入0.2%的蚯蚓和10%的复合菌剂制备而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低品味含钾岩石生产的生物钾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品味含钾岩石中钾含量以K2O计为8~12%。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低品味含钾岩石生产的生物钾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副加工废料为酒糟、废糖蜜、豆饼粉、食用菌栽培废菌渣、麸皮、米糠、玉米芯粉、甘蔗渣粉中的两种或多种;所述发酵辅料为重量比=2∶1的废糖蜜和豆饼粉;所述复合菌剂为等量的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EM制剂。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低品味含钾岩石生产的生物钾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可以用蝇蛆代替。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低品味含钾岩石生产的生物钾肥的生产方法,将低品位含钾矿粉、农副加工废料和发酵辅料混合,加水拌匀,采用堆制发酵法进行固态发酵处理,然后转入生物浸出池,加入复合菌剂进行生物浸出,浸出液浓缩得多元液体钾肥,固体部分干燥造粒,即得固体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在固态发酵处理结束后,转入生物浸出池进行生物浸出前,接种蚯蚓进行生物转化。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利用低品位含钾岩石生产钾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化为:将固态发酵产物平铺于地,接入0.1~0.3%的蚯蚓或蝇蛆,在湿度60~80%、室温条件下进行生物转化。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利用低品位含钾岩石生产钾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固态发酵:将含钾岩石粉碎至200~400目的矿粉,农副加工废料打散、暴晒,然后将含钾岩石矿粉、农副加工废料和发酵辅料混合,加入水,按6%~8%的接种量向配制好的发酵底料中接入EM制剂,搅拌均匀后堆制发酵,发酵温度40~70℃,湿度70~80%,发酵时间15天,前6天每2天翻堆通气1次,此后每天翻堆通气1次,每次通气0.1~0.3h;(2)生物转化:固态发酵结束后,将发酵产物平铺于地,厚度为8~12cm,接入0.1~0.3%的蚯蚓或蝇蛆,在湿度70%、室温条件下进行生物转化,转化时间为15~20天;(3)生物浸出:生物转化结束后,将转化产物转移至生物浸出池,加入水和复合菌剂,在搅拌的同时进行生物浸出,搅拌速率10rpm,浸出时间10天,每8h通气一次,每次1h,每次通气量为0.30m3/m3min;每5天进水一次,同时排出浸出液,排出浸出液前1h停止通气并停止搅拌,使物料沉积;(4)后续处理:生物浸出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浸出液浓缩得多元液体钾肥,固体部分在小于40℃的条件下干燥造粒,即得固体生物钾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03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移动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接入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