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散射型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0426.3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贵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散射 型半穿反 液晶显示 组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散射型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轻便、薄型、低功耗等优点,使得LCD已广泛应用在各类电子产品上,例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投影机、掌上型电脑和MP3等产品。
LCD依反射方式可分为穿透式、反射式及半穿透半反射式(简称“半穿反式”)三种基本类型。穿透式LCD是以背光光源达到穿透式显示,其优点是在室内及暗光线下,显示效果良好,但在户外日光下,则不易辨识显示内容。反射式LCD不需要背光光源,而是使用周围环境的光线,因此在户外或光线较亮的室内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且耗电量较穿透式LCD的低。半穿反式LCD结合了穿透式LCD与反射式LCD的优点,由背光模组和周围环境光作其光源,在室内和户外不同环境光下都能有较高的显示质量,目前已应用于移动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等产品。
在现有技术中,LCD具有一个二维阵列的像素区,该像素区内有多个像素,每个像素通过彩色滤波片形成红、绿、蓝三原色。参阅图1所示,是一种传统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的剖面示意图。该液晶显示组件是一个由上基板10和下基板12组成的液晶盒。该液晶盒内充有液晶分子14,即图1中所示的液晶层16。液晶盒的四周用密封材料胶框(一般为环氧树脂)密封,液晶盒的两个外侧分别贴有上偏光片18和下偏光片20。该液晶盒带有一个背光模块22,用于在光线差的环境下获取光源。上基板10和下基板12之间的间隔,即通常所说的盒厚,一般为几个微米。上基板10和下基板12的内侧分别镀有透明的氧化甸-氧化锡(简称ITO)导电薄膜,该ITO导电薄膜24和26即为电极,其主要作用是使外部电信号通过ITO导电薄膜24和26加到液晶层16上去。液晶盒中ITO导电薄膜24和26内侧的整个显示区分别覆盖着一层定向层,如上定向层28和下定向层30。该上定向层28和下定向层30的作用是使液晶分子14按特定的方向排列。
在反式液晶显示组件中,下偏光片20的一侧贴有一片反射片32,使得光的入射和观察都在液晶盒的同一侧。其中,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的每个像素区又分为穿透区34和反射区36。穿透区34的光源是由位于下偏光片20下方的背光模块22所提供,如图1所示的入射光38所示;而反射区36的光源则来自外界环境,如入射光40所示。在传统的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中,液晶层16中的液晶分子14也会被制成穿透区和反射区,而其在制成上需要光罩制程和对准制程,因此,光罩制程需分为穿透区光罩和反射区光罩两种区域来制作,流程复杂、成本昂贵且反射率较低。另外,由于穿透区34的入射光和反射区36的入射光的光路径不同,会造成相位延迟量不同,从而导致液晶分子的光学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分子散射型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制作方法,利用液晶分子的光随偶特性与高分子单体的散射效果制作高分子散射型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其液晶层不用分穿透区和反射区,就可以散射效果控制该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的反射率,提高了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的光电效率。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分子散射型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利用液晶分子的光随偶特性与高分子单体的散射效果制作高分子散射型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其液晶层不用分穿透区和反射区,就可以散射效果控制该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的反射率,提高了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的光电效率。
一种高分子散射型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液晶分子与高分子单体混合得到一混合物,其中所述高分子单体占该混合物的3wt%至5wt%;将上述混合物真空注入到一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的液晶层中;将该注入了混合物的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进行加热;利用紫外光对该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曝光并通过其反射片进行光聚合;及以相分离技术产生高分子散射液晶,由该高分子散射液晶组成的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即为所述高分子散射型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
一种高分子散射型半穿反液晶显示组件,包括上偏光片、相对于该上偏光片的下偏光片及液晶层,该液晶层内混合有液晶分子和高分子单体,所述高分子单体占液晶分子与高分子单体所组成的混合物的3wt%至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0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