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300515.8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曾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标,尤其指一种带有滚球的机械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按结构可以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起初的机械鼠标的工作原理 是利用鼠标底部的滚球与桌面做物理接触,当滚球向不同的方向滚动时,会 推动处于四个不同方向的压力滚动轴滚动。这些滚动轴连接着圆形编码器, 圆形编码器上具有呈圆形排列的触点。当滚球滚动时,经过压力轴的传导使 触点依次碰到接触条,从而产生接通/断开的信号。再通过一个专用的芯片, 使这些接通/断开信号转换成二维的X、Y轴的位移数据,从而指导光标作相 应的移动。机械鼠标由于全部采用物理结构,所以具有精度偏低、易损坏的 缺点,所以这种纯机械鼠标也基本退出市场。
另外,机械鼠标还包括一种光学机械鼠标,结合了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 一些优点。当鼠标移动时,带动滚球滚动,滚球的滚动又磨擦鼠标内的分管 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栅轮滚轴,驱动栅轮转动。栅轮轮沿为格栅状。栅轮 一侧设有红外发光管,另一侧设有红外接收组件。红外接收组件为三端器件, 其中包含甲乙两个红外接收管。在水平和垂直栅轮夹角正对方向有一压紧轮, 它使滚球无论向何方向滚动都始终压紧在两个栅轮轴上。鼠标通过ps/2口 或串口与主机相连。接口中一般使用四根线,分别是电源,地,时钟和数据。 栅轮转动时,栅轮的轮齿周期性遮挡红外发光管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接收组 件中的甲管和乙管,甲和乙输出端输出电脉冲至鼠标内控制芯片。由于红外 接收组件中甲乙两管位置不同,使得甲乙管输出的电脉冲有一个相位差。鼠 标内控制芯片通过此脉冲相位差判知水平或垂直栅轮的转动方向,通过此脉 冲的频率判知栅轮的转动速度,并不断通过数据线向主机传送鼠标移动信息, 主机通过处理使屏幕上的光标同鼠标同步移动。但是光机鼠标也有其缺陷: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两个转轴就会因粘满污垢而影响光线通过,出现诸如移 动不灵敏、光标阻滞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长时间保持性能稳定的鼠标。
一种鼠标,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装设有滚球、围绕所述滚球垂直设置有 二轮轴、分别安置在所述二轮轴上轮盘、电路板;所述鼠标还包括二电磁信 号发生单元、二电磁信号感应单元;所述两对电磁信号发生单元和电磁信号 感应单元分别位于所述二轮盘的两侧,其中,所述电磁信号发生单元为线圈; 所述电路板包括驱动单元、信号提取模块、处理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产 生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电磁信号发生单元产生电磁信号,所述电磁信号感 应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电磁信号产生感应信号,所述信号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 述感应信号发送给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生成控制 光标移动的位移数据。
上述鼠标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提取位移信号,因此不会因为污垢而影响电 磁信号通过,也就不容易出现移动不灵敏、光标阻滞之类的问题,使鼠标长 时间保持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鼠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鼠标整体模块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鼠标中电磁信号发生单元和电磁信号感应单元的感应 原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的轮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鼠标中轮盘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鼠标中轮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鼠标100的内部结构示 意图和功能模块图。鼠标100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内装设有滚球108、围 绕滚球108垂直放置的二轮轴105、分别装设在二轮轴105上的二轮盘107, 二电磁信号发生单元109、二电磁信号感应单元111及电路板113。两对电磁 信号发生单元109和电磁信号感应单元111分别位于二轮盘107的两侧。轮 盘107为金属材质,如铜,铁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0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可移动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行阵列多芯光纤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