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浆模塑制品着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300647.0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雪峰 |
主分类号: | D21H23/28 | 分类号: | D21H2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16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浆模 制品 着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纸浆模塑制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浆模塑制品着色方法。
背景技术
纸浆模塑制品(Pulp Moulded Products)是以一定浓度的纸浆,加入适量化学助剂在成 型机中通过真空或加压的方法使纤维均匀分布在模具表面,从而形成具有拟定几何形状与尺 寸的湿纸模坯,再进一步脱水脱模,干燥整形而成的制品。该制品原料来源丰富,生产与使 用过程无公害,产品重量轻,抗压强度大,缓冲性能好并有良好的可回收性,作为包装制品 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可用于一次性餐具,鲜蛋、水果、花卉、农作物、玻璃制品、陶瓷制 品、电子产品、工艺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部件及其它易碎产品的包装。据有关资料表明, 目前世界上的纸浆模塑制品产量已达40万吨以上。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接轨的日益迫 近,纸浆模塑制品的推广应用无疑潜力巨大。
纸模制品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为:打浆配浆,制品成型,制品冷压成型,制品干燥,制 品热压精整等。
因为某些原因,需要成品上着有一定的色彩,目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浆料调配过程中,通过加入染料使成品具有某种单一的颜色。如申请号为 “200410048609.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在打浆的时候按1斤纸加配0.8到1斤苯 胺酸性直接中黄染料或苯胺酸性直接绿染料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案的主要缺点在于染料用量 大,成本高,且制品整体的颜色过于一致均匀,缺乏变化和美感,大多用于低端产品。
二是在制品干燥后进行着色或印刷图案文字等处理。如申请号为“90118064.7”的中国 专利申请中就公开了在制品烘干、修整后进行打底色、上彩色的工艺。这类方案的主要缺点 在于染料用量大,成本高,且由于制品干燥后不易上色,预先打底色或采用印刷等方式既增 加了工序,又增加了成本。同时,印刷工艺导致每个产品的图案完全一样,缺乏个性。
本领域目前急需开发出能克服上述两种现有技术各自缺点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简单经济地制备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的纸浆模 塑制品着色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纸浆模塑制品着色方法,该方 法包括配浆、成型、冷压定型、干燥、热压定型与精整工序步骤,在冷压定型步骤后的纸浆 模塑半成品表面或模具内表面添加颜料,然后进行干燥和热压定型。
其中,上述方法中颜料为矿石颜料或金属颜料。
其中,上述方法中的着色为印刷着色。优选为丝网印刷。
进一步的,上述的着色为分次着不同颜色。
在纸浆模塑工艺过程中,由于干燥和热压整形过程中模具干燥和受热会使纸浆摸塑制品 内的水分蒸发,加之有较高的温度和纸浆纤维本身很好的吸水性,可使颜料在水分和热蒸汽 的作用下根据半成品表面的纸浆纹理进行渗透,形成自然图案而且具有国画股的渲染感觉, 更为美观,并且每个产品表面的图案也不完全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产品,每个产品表面的图案不完全相 同,具有不同于现有纸浆模塑产品的独特外观,又具有一定的区别防伪作用,适用于对外观 有较高要求的产品。同时使用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的染料量也大大低于 现有技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使用者的负面影响更小。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常规纸浆模塑制品的制备工艺包括:配浆、成型、冷压定型、干燥、热压定型与 精整。
配浆:将纸浆、助剂、填料、水等以配方的比例混合加入至碎浆机中进行碎解,经筛选、 除砂净化、磨浆等处理,混合成具有一定浓度的原浆。
成型:纸浆模塑制品的成型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模内注浆挤压成型和模外真空吸附成型, 它们的原理都是使纸浆水滤掉,将纤维截留在模具上,形成一定形状的半湿态制品。
冷压定型:即采用压型机用机械冷压榨法对成型后的半湿态制品进行脱水得到半干燥的 制品。一方面减少制品的含水量、降低干燥能耗、提高干燥效率;另一方面增加制品纤维间 的结合力,使制品质地均匀坚实、外观挺括齐整、表面光滑美观。制件冷压定型后的含水率 为50%~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雪峰,未经张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0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