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口盖板闭合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1311.6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7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慕文;张智强;冯海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5K5/02;H05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盖板 闭合 结构 使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接口盖板的闭合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PDA、音乐播放器等)采用通用串行 总线(USB)技术,采用USB技术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在壳体的某一部位设有USB接口。另外, 电子装置上也常设有一些其他用途的接口,比如鼠标插口等。为了避免在不使用灰尘等物质 落入上述接口,通常在该接口处盖一盖板。
请参阅附图1,为一种现有的电子装置的接口盖板闭合结构,其主要包括设在盖板本体 1上的一伸长的末端呈钩状的卡持部2及设于电子装置壳体3内靠近其接口的一伸长滑块4,该 滑块4上靠近该接口的一端凸出有一挡块41。所述盖板本体1的卡持部2可沿滑块4滑动,当其 沿滑块4向壳体3外侧滑动一定距离时,卡持部2末端的钩与滑块4上挡块41相抵持,以阻止盖 板本体1被进一步拉出。该结构虽然可以实现盖板本体相对电子装置壳体3的闭合及拔出,但 是,该结构存在组装困难,且组装后完成后拉出时容易因用力过大而使盖板脱离电子装置壳 体而丢失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易组装、不易脱落的接口盖板闭合结构。
此外,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接口盖板闭合结构的电子装置。
一种接口盖板闭合结构,其用于闭合开设于电子装置壳体上的一接口,该接口盖板闭合 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卡持结构及一盖板,该卡持结构临近该接口设置,其包括一卡 持部、一导向部及一通孔,该通孔开设于该壳体上,该卡持部及该导向部相对设置于该通孔 两侧,该盖板具有一弹性卡钩和一卡扣,该卡钩上开设有一与该卡持部配合的卡合孔,该盖 板通过其卡钩从该通孔伸入该壳体内而闭合于该接口处,该卡扣卡合于该接口内,该盖板脱 离该接口处时,导向部引导该卡持部卡合于该卡钩的卡合孔内。
相较于现有的接口盖板闭合结构,上述接口盖板闭合结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侧设 置一卡持部及一引导壁,配合该盖板上开设有卡合孔的弹性卡钩,当从壳体拉出盖板时,使 该卡钩的卡合孔在引导壁的引导下套在壳体的卡持部上,从而保证盖板不会脱离壳体而丢失 。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开设于该壳体上的一接口及一用于遮蔽该接口的盖板闭 合结构,该盖板闭合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卡持结构及一盖板,该卡持结构临近该接 口设置,其包括一卡持部、一导向部及一通孔,该通孔开设于该壳体上,该卡持部及该导向 部相对设置于该通孔两侧,该盖板具有一弹性卡钩和一卡扣,该卡钩上开设有一与该卡持部 配合的卡合孔,该盖板通过其卡钩从该通孔伸入该壳体内而闭合于该接口处,该卡扣卡合于 该接口内,该盖板脱离该接口处时,导向部引导该卡持部卡合于该卡钩的卡合孔内。
上述电子装置在其壳体内侧设置一卡持部及一引导壁,配合该盖板上开设有卡合孔的弹 性卡钩,当从壳体拉出盖板时,使该卡钩的卡合孔在引导壁的引导下套在壳体的卡持部上, 从而保证盖板不会脱离壳体而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的接口盖板闭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接口盖板闭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接口盖板闭合结构的盖板本体相对于壳体完全闭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接口盖板闭合结构的盖板本体从壳体拉出后的示意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接口盖板闭合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接口盖板闭合结构适用于移动电话、PDA、电脑等电子装置。本实施例以其应用 于移动电话100为例加以说明,参阅图5,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10,壳体10上设置若干按键 17及一显示屏18等。
请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接口盖板闭合结构包括一开设于壳体10上的一卡 持结构11和一开启部15及一盖板20。盖板20上设有一弹性卡钩21和一弹性卡扣23。盖板20通 过该卡扣23以及卡钩21与卡持结构11的配合安装在壳体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1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冷杉三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