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2547.1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章绍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及其 扩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的背 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0,其包括框架11与 设置在该框架11内部的多个光源12、及设置在光源12上方并盖住框架11 的扩散板13。
使用时,由多个光源12产生的光线进入扩散板13后可被扩散。然而, 在经扩散板13扩散后,光线从扩散板13的出射角度变得较为杂乱,使得其 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不高;并且由于光源12朝其正上方传输的光线较 多,扩散板13还是常常难以直接将来自光源12光线扩散均匀,使得从扩散 板13出射的光线容易产生光源残影,即出现光强强弱不同的区域。
为提高背光模组100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以及避免光源残影的产 生,从而提高背光模组100出射光的均匀性,通常在扩散板13上方还设置 有一棱镜片10与一上扩散片14。如图2所示,棱镜片10包括透明基板101 及形成于透明基板101上的棱镜层103。棱镜层103上具有多个长条形V型 凸起105。棱镜片10的长条形V型凸起105可使出射光线发生一定程度的 聚集,从而提高背光模组100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上扩散片14可对 从棱镜片10出射的光线作进一步扩散。
然而,光线在棱镜片10与上扩散片14中传输时,部分光线会被吸收而 造成光线损失;并且在棱镜片10与上扩散片14之间有空气层,其会增加光 线在传输过程中的界面数量,增加光线传输的界面损失,降低光线利用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光线有效利用率、出光均匀的背 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一种扩散板,其由掺杂有扩散粒子的透明本体制成。该透明本体包括第 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多个微凹槽,该多 个微凹槽均为三棱锥形,且每六个相邻的具有共同连接点的微凹槽形成一个 六角星形,该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长条状弧形凹槽;将长条状弧形 凹槽中圆弧的半径记为R,相邻长条状弧形凹槽204的中心间距记为P,每 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04的最大深度记为H,则R、P及H满足以下关系式: 0.025毫米≤P≤1.5毫米,0.01毫米≤R≤2P,0.01毫米≤H≤R。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框架、光源及扩散板,该光源位于该框架内,该 扩散板设置于该光源上方,该扩散板由掺杂有扩散粒子的透明本体制成。该 透明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多 个微凹槽,该多个微凹槽均为三棱锥形,且每六个相邻的具有共同连接点的 微凹槽形成一个六角星形,该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长条状弧形凹 槽;将长条状弧形凹槽中圆弧的半径记为R,相邻长条状弧形凹槽204的中 心间距记为P,每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04的最大深度记为H,则R、P及H 满足以下关系式:0.025毫米≤P≤1.5毫米,0.01毫米≤R≤2P,0.01毫米≤H≤R。
上述扩散板中的扩散粒子可使射入扩散板中的光线充分散射,同时射入 扩散板中的光线在第一表面的微凹槽与第二表面的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协同 作用下,可发生特定的折射、反射与衍射等光学作用,使从扩散板出射的光 线发生特定的扩散,从而提高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同时,还可减弱甚至 避免光源残影,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均匀性,进而避免采用上扩散片而产生 的界面损失,提升光线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一的扩散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扩散板的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扩散板的光强测试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二的扩散板的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三的扩散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作进一步的 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2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一的扩散板20,其由掺杂 有扩散粒子205的透明本体制成。该透明本体包括第一表面201及与第一表 面201相对的第二表面202。第一表面201具有多个微凹槽203,第二表面 202具有多个长条状弧形凹槽2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2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