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干扰挡片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2944.9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叶锦文;彭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H05K9/00;B21D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干扰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干扰挡片制造方法,尤指一种电脑机箱后窗的电磁干扰(EMI)挡片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脑主机内部通常装设多种供电脑运行所必须的电子组件,如中央处理器及图形加速芯片等,电子组件的频率越高,其产生电磁波辐射的强度越强,因电脑主机并非一完全封闭的空间,所以大量电磁波将自电脑主机外泄,过多的电磁波泄漏将对周围人体及周围电子组件造成不良影响,而电脑主机的电脑后窗是电磁波外泄的一个重要区域,所以,业界通常在电脑主机电脑后窗的栅片上装设电脑后窗EMI挡片或接地片来防止电磁波泄漏。传统的EMI挡片的制造是先分别冲压成型出电脑机箱后窗和EMI挡片,然后通过铆合或锁螺丝的方法将EMI挡片固定在电脑机箱后窗上有电磁辐射的区域。传统的制造方法生产流程过长,生产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流程短、生产成本低且生产效率高的电磁干扰挡片制造方法。
一种电磁干扰挡片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粘合剂将一抗电磁干扰材料的面板粘着在一待加工的电脑机箱后窗上有电磁辐射的区域;
用双滚筒压合机将所述抗电磁干扰材料的面板和待加工的电脑机箱后窗压合在一起;
用输送式自动干燥机在高温环境下对安装了抗电磁干扰材料的电脑机箱后窗进行加速干燥;
用定尺切断机将安装了抗电磁干扰材料的电脑机箱后窗切割成所需的尺寸;
用冲压机床将安装了抗电磁干扰材料的电脑机箱后窗冲压成所需的形状。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电磁干扰挡片制造方法通过粘着、压合、干燥、切割和冲压在待加工的电脑机箱后窗上一次成型出所需的电磁干扰挡片,生产流程短、生产成本低且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磁干扰挡片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电磁干扰挡片制造方法用于在一待加工的电脑机箱后窗上制造电磁干扰挡片。所述电磁干扰挡片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一抗电磁干扰材料的面板和所述待加工的电脑机箱后窗进行清洗;
步骤二:用粘合剂将所述抗电磁干扰材料的面板粘着在所述待加工的电脑机箱后窗上有电磁辐射的区域;
步骤三:用输送式自动干燥机在高温环境下对安装了抗电磁干扰材料的电脑机箱后窗进行预干燥;
步骤四:用双滚筒压合机将所述抗电磁干扰材料的面板和待加工的电脑机箱后窗进行预压合;
步骤五:用输送式自动干燥机在高温环境下对安装了抗电磁干扰材料的电脑机箱后窗进行加速干燥;
步骤六:用定尺切断机将安装了抗电磁干扰材料的电脑机箱后窗切割成所需的尺寸;
步骤七:用冲压机床将安装了抗电磁干扰材料的电脑机箱后窗冲压成所需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输送式自动干燥机对安装了抗电磁干扰材料的电脑机箱后窗进行预干燥和加速干燥可防止电脑机箱后窗在冲压过程中发生变形,所述抗电磁干扰材料的面板为弹性材料。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将步骤六放到步骤一之后,即先用定尺切断机分别将所述抗电磁干扰材料的面板和待加工的电脑机箱后窗切割成所需的尺寸,然后顺次执行后面的步骤。
本发明电磁干扰挡片制造方法通过粘着、压合、干燥、切割和冲压在待加工的电脑机箱后窗上一次成型出所需的电磁干扰挡片,生产流程短、生产成本低且生产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2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防水键盘
- 下一篇:自动智能感应节电开关及其感应方法